【教育心得】「仨文教育」首席顧問邱國光博士︰「校外教育」補現行學校教育不足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0/07/28 08:00

分享:

分享:

「仨文教育」首席顧問邱國光博士︰「校外教育」補現行學校教育不足(iStock圖片)

自從提早放暑假,即又再停課後,家長們已有足夠心理準備,經過半年的停課對於子女在家,亦已經有一套自己對教育的想法及安排,如何跟上學習進度、應趁機發展課外的技能、培養自理能力、又或者藝術技能如何培育等等,甚至有部分家長會討論,到底學校的價值在哪裡呢?是否只剩下網上教授主流課程呢?

這個討論令我想起一位教育界朋友曾經就所謂「校外教育」,有這樣的講法「現今香港學校教育其中幾點最為人詬病的,是課程的統一化、學校行政的教條化、學校給予教育的霸權化等。香港學校實施中央一的課程,正正忽視了孩子發展差異的天性,強逼教育強令孩子在某一年紀必須學習某些課程。人的資質粗略來說可分上、中、下三等,統一中央課程的設計只能照顧大多數,即資質平均的一群,結果資優生及暫時不能有所發揮而被認為是資質不及的學生將會被犧牲。」

在我們成長的經歷,可能都曾經見過讀書成績一般的學生,於某一些範疇表現異於常人,例如數學,有時其他科目再叻,數學可以好一般,又或者一枝獨秀只得數學成績優異。又或者有否見過,原本成績平平學生,忽然開竅,成績短時間追上名列前茅,這些都是我們成長屢見不鮮的例子。雖然我們都知道,每一位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發展及學習速度都不盡相同,教育制度只能就住整體的平均去訂立。

既然教育制度有局限,我們正好趁這段停課期間,檢討一下教育制度以外有何方法教育小朋友,而家長在停課期間,除了讓子女網上課堂外,就是不斷實踐「自家教育」,以不同方式教育子女。當中包括教子女於網上、電視等不同渠道,去了解病毒、疫症,或透過不同的人類行為,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影響,我相信這是課堂永遠教不到的知識。

這位提出香港應探討「校外教育」的,就是「仨文教育」首席顧問邱國光博士,他說︰「校外教育」是輔助正規的學校教育,以補現行學校教育的不足。「自家教育」是「校外教育」的其中一種場所,其他的,在量而言應是最多的,是不同類別的學習場所。這可以包括公立圖書館、社福機構主辦的青少年中心、康文署轄下各文娛、康樂運動場所;非牟利教育、藝術中心、甚至有商業元素但受雙相關法例規管的教育機構,也可被納入。

當然疫症期間,這些學習場所都已暫停開放,家長就更要考自己的智慧,如何在家提供廣泛而豐富的學習環境,香港做家長真係相當不容易。

香港電台第一台《我們不是怪獸》
「梁永樂-怪獸爸爸and friends」
周日晚十點新聞後播出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 / 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TOPick推出小學各級工作紙,參考名校精選試題,鞏固知識,緊貼學習進度。立即免費下載︰bit.ly/2X96KAZ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撰文 :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