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出沒率4年來首次回升 去年度錄52條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7/24 22:27

最後更新: 2020/07/24 23:45

分享:

分享:

報告稱,港珠澳大橋完工後,白海豚於北大嶼山水域的出沒率,未見回升跡象。 (資料圖片)

中華白海豚於本港水域的出沒率,有上升趨勢,是過去4年來首次回升。漁護署公布2019/20年度白海豚監察報告,由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本港水域有52條白海豚出沒,較去年32條回升。白海豚主要見於大嶼山西南和西面水域,東北水域則連續第5年「無豚蹤」。

報告分析白海豚4個主要棲息水域,其中大嶼山西南水域錄豚蹤19條、西面29條、西北只有4條,不過東北水域則再「食白果」未錄豚蹤。

由2015年發布的報告起,本港水域錄得的白海豚數字,由87條逐步下跌至去年報告的32條。雖然今年數字上顯著回升,但跟過去10年相比,仍是明顯下跌。報告指,去年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地,主要集中於大澳至分流的近岸水域。

在北大嶼山水域,近年白海豚出沒率大幅下跌;於過去3年,白海豚只集中於西北水域出沒。報告又稱,港珠澳大橋完工後,白海豚於北大嶼山水域的出沒率,未見回升跡象。

WWF:沙洲及龍鼓洲豚蹤跌至新低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海洋保育主任吳嘉怡表示,本地白海豚數量回升,不代表珠江口水域整體白海豚種群,有恢復跡象。吳又稱,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的白海豚使用率大幅下跌至有史以來最低,當中機場三跑的填海擴建工程,對附近水域造成的嚴重滋擾,或有影響。

WWF促請政府,2024年或以前成立不受任何人為發展影響的海豚保育管理區,保護大嶼山西面和南面水域的重要白海豚棲息地。

立即下載hket App,掌握「全球疫情實時動態」、口罩供應資訊及急症室輪候時間:http://bit.ly/2V94aIF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立即查看:http://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bit.ly/3bebLM2

記者:吳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