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線】印度裔護士留守隔離病房 用家鄉話照顧印巴患者減病房壓力

健康資訊 10:45 2020/08/15

分享:

分享:

印度裔護士阿Deep留守隔離病房,用家鄉話照顧印巴患者減病房壓力。

註冊護士Bajwa Shirndeep(阿Deep)為病人護理後,小心翼翼地卸下裝備,返回護士站繼續未完的工作。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和深邃的輪廓,骨子裡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在本地主流學校讀書,朋友都是香港人,我識講廣東話,也看得明中文」。另一邊廂,由於家人以印度常用的印地語及旁遮普語溝通,所以阿Deep回家就會「轉台」說家鄉話。

阿Deep的志願本是當老師,偶然聽到親戚分享當護士的工作經歷,能夠幫到有需要的人,遂令她改變主意,踏上白衣天使之路。去年畢業後加入香港兒童醫院,阿Deep獲安排到伊院受訓一年,她本先在中風科病房工作,及後被徵召「入伍」加入隔離團隊,至今已超過半年,阿Deep坦言:「起初都有擔心,家人經常提醒我要小心,之後對病毒開始有更多認識,已逐漸適應工作環境。」今次疫情,她意想不到自己的背景能幫到非華裔病人。

四、五月時,有印度和巴基斯坦裔人士乘包機回港,當時有不少非華裔病人入院,所以病房同事需要額外時間與病人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令忙碌的工作加添挑戰,疫情其間又碰上回教齋戒月,有信奉回教的病人要求日出至日落其間暫不進食和不服用藥物,因此病房需要為他們調整膳食和護理安排。

幸而阿Deep在這段時間協助與病人溝通,讓同事更了解印巴裔人士的文化;另外,醫院行政部亦協助製作多種語言的病人須知及清真餐單,使病房同事在照顧非華裔病人方面更加上手。

在隔離病房的工作中,一個不諳廣東話的印度婆婆令阿Deep最為深刻:「婆婆因確診而入院隔離治療,初時已有點『忟憎』,不太合作,同事交更時向我提到婆婆的情況。」

阿Deep接更後,嘗試用印地語與婆婆溝通,婆婆感到驚喜之餘,態度亦開始軟化,「婆婆用家鄉話向我訴苦,我不斷安撫她,着她有需要就找我,婆婆情緒好轉,之後亦乖乖地與同事配合。」

護士的工作不但幫到病人,更能紓緩病人無助不安的感覺,阿Deep表示自己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還有兩個多月時間,阿Deep就要返回香港兒童醫院,相信今次在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將會成為她護士生涯的重要印記。

全文刊於伊院通 - Q E H 員工資訊台

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食用安全手冊》,提供自家檢測報告,包括雞蛋、搓手液、兒童口罩等,更有牛奶、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按此免費下載食用安全手冊】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羅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