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湯水】秋老虎來襲秋夏交替無涼意 中醫:勿刻意服涼茶清熱降火

保健美顏

發布時間: 2020/08/24 10:55

分享:

分享:

註冊中醫陳家信推介「處暑」健脾潤肺湯水。(iStock)

炎熱的三伏天已過,「立秋」亦接近完結,此時爭秋奪暑,在8月22日開始的節氣為「處暑」。根據《漢典》,「處」可解作為止息,「處暑」即指暑氣將止。歷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今㳄夏季真的要結束了。

秋老虎,仍午間炎熱

入秋後,長夏暑熱之餘氣慢慢散去,但仍偶有午間炎熱的感覺,俗語稱「秋老虎」。早晚清涼,日夜溫差較大,但整體而言,氣溫會逐漸下降。

勿亂清熱,宜收斂陽熱之氣

春夏主升發陽氣,秋冬宜收斂潛藏陽氣。進入「處暑」後,如沒有過食辛辣/煎炸/油膩/燥熱之食物,不用刻意服涼茶清熱降火,反之要好好收藏陽氣,休養生息,切勿過度操勞,要固護正氣,準備抵禦寒冬。

轉天氣,鼻敏感易發作,起床披外套

雖然颱風過後多雨濕氣重,但仍要做好預防秋燥準備,可參考之前介紹的潤肺湯水。此外,轉天氣的日子,鼻敏感發作或頻密,晨起時流清鼻水及打噴嚏,待中午後症狀會逐漸減退。所以起床時要注意頸項和背部保暖,避免體溫下降,方法如先坐在床邊穿上外套,致手腳項背溫暖後才動身梳洗。

中藥減鼻敏感發作

三伏天天灸療法有助改善虛寒體質,減少鼻敏感發作。除此之外,鼻敏感輕症,可考慮蒼耳子散加減。如有不適,宜病向淺中醫。

蒼耳子散加減

功效:疏風邪,通鼻竅,止鼻水。

材料:

  • 炒蒼耳子3錢--散風除濕,通鼻竅。
  • 辛夷花3錢---散風寒,通鼻竅。
  • 防風3錢---解表祛風,勝濕,止痙。
  • 甘草1錢---調和諸藥。
  • 薄荷葉1錢(沖) --- 宣散風熱,清頭目。***有G6PD者忌用***

煮法:先煎四味,3碗水煲30分鐘煎存1碗,最後去渣取藥,將薄荷葉放於杯中,用藥沖焗5分鐘,早上服,1日1次。

宜:鼻敏感,早上鼻流清涕,打噴嚏。

忌:發燒感冒咳嗽。

【中醫保健養生湯水】

現時以健脾潤肺為主。中醫學借五行相生原理,有培土(脾胃)生金(肺)之法,即補脾可益肺。以下介紹簡單時令「處暑」保健湯水。

1. 健脾潤肺

粟米紅蘿蔔栗子煲南北杏雪耳湯

材料:

  • 粟米1條 ---調中開胃
  • 紅蘿蔔1條---健胃消食
  • 栗子12粒---養胃健脾
  • 南北杏 1両---潤肺止咳(8錢南杏:2錢北杏)
  • 雪耳3錢 ---滋補生津,潤肺養胃
  • 蜜棗或無花果適量。

2-3人份量,10碗清水,煲1.5 - 2小時

宜:見口渴口乾,胃口差或腹脹。

忌:有感冒咳嗽,或平素痰多不宜。

文章獲「陳家信中醫師」授權轉載。

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食用安全手冊》,提供自家檢測報告,包括雞蛋、搓手液、兒童口罩等,更有牛奶、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TOPick【食用安全手冊】電子書直接下載鏈結】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責任編輯:楊宛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