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理大研發室內空氣質素監測新系統 可自動追蹤污染物或病原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9/02 14:38

最後更新: 2020/09/02 16:23

分享:

分享:

理大校園可持續發展處及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合作,研發出「快速室內空氣質素及耗電量監測系統」。(理大提供)

疫情之下,市民日常留在室內的時間增加,室內空氣質素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為尋找更佳的監測室內空氣質素的方法,理工大學研發出一套快速室內空氣質素監測系統,可模擬空氣中病源的散播途徑,推算室內病毒傳播風險程度。理大指,相比傳統做法,新系統所需的成本及時間降低,並可實時分析數據;系統於今年年初開始於校園試行,亦有計劃在未來引進社區應用。

理大校園可持續發展處及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合作,研發出「快速室內空氣質素及耗電量監測系統」,用作監測環境質素、找出污染物及病毒的源頭。理大表示,是次的研究於2年前開展,今年年初已於校園內設約30個測試點,每個測試點的測試範圍為500呎,分布於不同樓層的辦公室、圖書館和餐廳。系統可遠端釋放示蹤氣體,只需在場內設置傳感器及釋放示蹤氣體,便可自動追蹤,推算和計算空氣中的污染物或病原的散播途徑、覆蓋範圍及污染源頭。

理大指,系統可遠端釋放示蹤氣體,只需在場內設置傳感器及釋放示蹤氣體,便可自動追蹤,推算和計算空氣中的污染物或病原的散播途徑、覆蓋範圍及污染源頭。(理大提供)

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梅國威指出,相比傳統採樣及分析工作,此模式自動化操作,可減省人手及成本,需時亦較以往方法快約5至6倍;系統採用了5G無線傳訊及實時監察可將傳送至雲端進行分析,調查人員無需留守現場;相比傳統採樣及分析工作需時約半日,可於約兩小時內分析及報告受影響的室內區域中的病毒傳播風險程度,有助分析新冠病毒的空氣傳播,安排後續防控工作。

他又指,該系統能監測室內空氣質素,如二氧化碳濃度、懸浮粒子等污染物,更能應用於空氣病源的廣域追蹤。他指出,系統設有3個使用模式,首2種模式為空氣監察,適用於市民及建築程人員了解家居或物業內的空氣質素。至於第三種空氣病源追蹤模式,能應用於街市及餐廳進行監測。

他舉例,如在街市的一個檔口有人染疫,人員只需在場內設置傳感器,再以遙距方式讓系統於染疫檔口所放置的傳感器釋放出示蹤氣體,模擬為病毒氣體;系統會自動追蹤空氣流動下哪個地方有氣體囤積情況,從而推算病源擴散的廣域分析。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洪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