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4歲小孩憂婆媳糾紛引起心理問題經常「周身骨痛」 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指遊戲可作治療

社會 15:09 2020/10/24

分享:

分享:

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指兒童可以從遊戲當中及發洩。(文子健攝)

疫情影響下,學童的學習及生活環境都有轉變,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吳芷嫣指,學童長時間留在家中,社交互動相對減少,對小朋友構成壓力,要解決兒童的精神受壓症狀,她認為小朋友可以透過「玩」以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家長「參與而不干預」的態度亦同樣重要。

家長可以「參與而不干預」形式 助小朋友可從遊戲中學習

吳芷嫣提到一些行為及情緒問題可以顯示出小朋友的壓力,例如他們經常心情不好,甚至會大吼大叫及發脾氣,有部分小朋友更有失眠及周身骨痛的情況。這些時侯家長就要多加留意,因小朋友可能並不是在「扭計」,而是在表達情緒。

她續指遇過一位4、5歲的小朋友,最初經常說自己頭暈頭痛,但卻找不到臨床的原因。而除了頭暈頭痛外,小朋友在家時亦有很多行為問題,譬如說大叫和掉東西等的情況,家長才帶他來求醫,卻發現原來是受情緒問題困擾。吳芷嫣指,該位小朋友的情緒問題與家庭環境和氣氛有關係,因為父母常常會因小事吵架,另外家中還有婆媳糾紛,令他產生壓力,

因為他未有這樣的成熟度,去明白爸媽本身的衝突不是源自於自己,而是源自於兩者的溝通問題。這個情況下孩子會怪責自己,覺得是自己問題。

就以上個案,吳芷嫣指父母方面要做一個婚姻治療,去改變他們婚姻模式。而在小孩子方面,針對三歲至八歲的兒童,就會安排行為上的治療,會教他們一些放鬆練習,先處理一些緊張的情緒。同時,配合一些親子的遊戲治療及時間,因小孩子就是以「玩」的方或去表達及發洩情緒,所以最理想是每日可以給小朋友30分鐘去玩遊戲。

遊戲治療示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遊戲方面就有兩種分類,分別為指導和非指導式,指導式遊戲以訓練為主,需要小朋友從中學習。非指導式遊戲就是讓小孩子可以自由地去玩,目標是想小孩子發揮更多創意,同時令親子關係變好,甚至是製造空間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吳芷嫣指在非指導式的自由遊戲時間中,家長可以「參與而不干預」的形式,交由小朋友決定以甚麼方式去玩。家長就可以在過程中觀察小孩子,了解他們到底在玩甚麼,吳芷嫣舉例說,如見到小朋友拿着兩架玩具車不停相撞時,我們就可以說這樣會讓人感覺很生氣,那小孩子就可以從遊戲當中,學習到原來這個感受叫「生氣」,日後也會多一些情緒詞彙去表達自己。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

記者:郭家穎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