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線】袁國勇「徒孫」成瑪麗醫院傳染病科新血前線抗疫 參與研究及研發疫苗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9/16 00:00

最後更新: 2020/09/17 12:41

分享:

分享:

袁國勇「徒孫」成瑪麗醫院傳染病科新血前線抗疫。

公立醫院抗疫前線在疫情下忙得不可開交,不過也有不少醫護無懼受感染風險,也決心留在前線工作。瑪麗醫院內科駐院醫生譚永輝剛於傳染病科畢業,成為袁國勇團隊中的新血,也是瑪麗醫院內科榮譽顧問醫生孔繁毅的徒弟,剛專科畢業後一個月已投身抗疫工作,即使只為病人採樣,對他而言都是難忘而寶貴的臨床經驗。

【新冠肺炎】屯門五邑鄒振猷學校11歲學生初步確診 校方暫緩小六生面授課堂安排

剛畢業即要親身上陣助應對疫情 相信配備無懼到隔離病房採樣

本港現時只有30多名傳染病科醫生,在疫情之下傳染病科醫生的需求更大,譚永輝指自己有幸成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團隊之一,對於瑪麗醫院的人手及配備也有信心,笑指瑪麗醫院傳染病科是醫學界的「少林寺」,十分榮幸能成為團隊中的一員。

譚永輝提到自己在中學時已對生物及化學有濃厚興趣,回憶沙士襲港時,他只是一名中一學生,當時眼見全城市民也需要戴上口罩,自己也曾感恐懼。但亦因沙士,令他得知有傳染病一科,對此科系深感興趣,認為傳染病科對社會有重要作用,從而踏上這一條從醫之路,當他考入港大醫學院後更深受袁國勇教授感染,立志加入傳染病科。

點擊圖片放大
+3
+2

【新冠肺炎】AB型血漿較罕有 孔繁毅:該類患者使用恢復血漿作治療具困難

經過多年的訓練及實習後,終成為傳染科醫生,而他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應對疫情。譚永輝指自疫情在港爆發至今,最令他擔心的是一位插喉的中老患者,患者的病情反覆令他擔心未必可以「捱得過」,幸好該名患者接受恢復血漿治療後也痊癒。而他畢業後第一項的前線工作,就是要到隔離病房採樣,也未曾擔心感染風險,

只要做好感染控制措施則可,作為醫生,應主動承擔前線責任,才可以令團隊的其他醫護更加安心。

譚永輝從疫情至今已經協助瑪麗醫院傳染病科進行多項研究項目,包括鑽石公主號港人患者的抗體分析、雞尾酒療法的臨床效果、首宗「二次感染」個案的血液樣本對比等,而最近也有在協助袁國勇進行噴鼻式疫苗作招募,全面投入於抗疫項目中。

他師承瑪麗醫院內科榮譽顧問醫生、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孔教授也是袁國勇教授的得意門生。孔繁毅表示一個傳染病科醫生需要有勇氣,願意「身先士卒」到第一線去醫治病人,他認為新醫生只要繼續保持謙卑的心,定能成功應對日後的挑戰。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郭家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