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台灣實測指保鮮盒用一年膠邊含10億細菌 霉菌釋出黃麴毒素嚴重可致肝癌

食用安全

發布時間: 2020/09/16 11:21

最後更新: 2020/09/30 12:41

分享:

分享:

保鮮盒用一年膠邊含10億細菌,釋出黃麴毒素傷肝腎嚴重可致肝癌。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打工仔均會帶飯盒減少外出,但保鮮盒要清洗乾淨。台灣實測發現,保鮮盒使用一年後,膠圈含菌量逾10億,膠邊3日不洗霉菌激增10萬倍,釋出的黃麴毒素可傷肝腎嚴重致癌。

台灣東森新聞台早前委託實驗室,從民眾家中找來已使用1年的保鮮盒,實驗室教授挑出保鮮盒膠邊採取樣本,利用檢測食品衛生的冷光儀,檢查其細菌含量,該儀器最大讀值可達到10萬,惟樣本檢測時,竟連數字都無法顯示,數據已探爆表。

保健及營養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李政達表示,儀器顯示,樣本的含菌量是「無限大」,粗略估計膠邊上的細菌數量,至少超過10億細菌。

同場加映,隔夜菜致癌風險:

點擊圖片放大
+6
+5

膠邊3日不洗霉菌激增10萬倍

報道指,密封的保鮮盒,經頻繁使用後,膠邊會變硬,膠邊和保鮮盒蓋之間會產生縫隙,易積藏食物殘渣及水份,如果清潔不當便會發霉,會變成細菌滋生的溫床。若膠圏3天不洗,霉菌便會以10萬倍增加,甚至釋出黃麴毒素。李政達表示,黃麴毒素為致癌物,長期攝入損害肝臟及腎藏,甚至可誘發肝癌。

飯盒的防漏膠邊是孳生霉菌的溫床,不少人都沒有將盒蓋膠邊拆出來清洗的習慣。兒科專科醫生洪之韻曾指出,若發現家中的膠器皿發霉,即代表家中不通風。若發現器皿出現白色黏性液性,就要小心,因為這是霉菌出現的先兆。

要有效消滅霉菌,她建議將器皿分拆,再用1:99的漂白水清洗,並拭擦表面,然後抹乾放在通風地方。

霉菌依附在膠質表面時,只用水不能沖走,即使用蒸汽消毒,膠面仍會有殘餘霉菌,需擦走才可以。

建議清洗方法:

  • 經常用刀或尖利工具挖出飯盒或水樽膠邊清洗,有需要時用牙刷擦淨,完全風乾後才置回膠條
  • 若膠條出現頑固污漬,可用梳打粉溝水,用牙刷擦走或浸一晚
  • 若已出現霉點,可以稀釋漂白水浸洗,但最後必須用洗水洗淨,確保無殘留
  • 用保鮮紙分隔飯盒和蓋,減少飯餸汁滲入膠邊的機會

責任編輯:羅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