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兩港童食龍躉疑中「雪卡毒」口唇麻痺 12種深海魚水銀含量高或影響胎兒發育

兒童健康

發布時間: 2020/09/19 17:35

最後更新: 2020/09/30 12:59

分享:

分享:

不少深海魚也含有水銀,過量攝取會影響胎兒發展。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懷疑「雪卡毒」中毒個案,涉及兩名病人。個案涉及一名9歲男童及十六歲女子,他們於9月17日在土瓜灣八度餐廳進食海魚「花尾龍躉」,約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後出現「雪卡毒」中毒的徵狀,包括噁心和口唇麻痺。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雪卡毒素食物中毒在熱帶地方並不罕見,主要與進食大珊瑚魚有關。這類大魚會吃珊瑚礁海域的小魚,而小魚則吃有毒海藻,故毒素積聚在大珊瑚魚體內,特別是內臟。魚越大,含毒量亦可能越高,但從外觀不易分辨是否含有毒素。受影響人士可能會出現口及四肢麻痺、嘔吐、腹瀉、冷熱感覺顛倒及關節和肌肉痛等病徵。

當局強調,煮食不能將毒素分解,並呼籲市民應減少進食珊瑚魚,或者每餐只進食少量珊瑚魚,避免全魚宴,以免食材來自同一大珊瑚魚;進食珊瑚魚時,避免吃頭、魚皮、內臟和魚卵,因毒素較多積聚這些部位;進食珊瑚魚時,勿同時飲酒、食花生或豆類,以防加劇病徵
   
發言人說,大部分雪卡毒素中毒人士都會痊癒,不會對健康帶來長遠後遺症,但攝取過多毒素可影響循環及神經系統。

深海魚水銀含量食用指南

進食大型珊瑚魚有「雪卡毒」中毒危險,其實進食深海魚也要留意不同魚類的「甲基汞」(俗稱水銀)含量,攝入大量水銀不只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亦會損害成人視力及記憶力。

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魚類含有人體成長和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素,當中包括鈣質、鐵質、維他命A及D等,其中魚類所含有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屬不飽和脂肪酸,是嬰兒視力和腦部正常發育的關鍵元素,而奧米加3脂肪酸則有助預防冠心病及中風,相當有益。

據歐洲食物安全局報告,相對於沒有吃海產(包括魚類)的孕婦,孕婦每星期食一至兩份(每份150克,即介乎150克至600克)魚類等海產,孩子的神經系統機能發展得更好。

食安中心指,魚類是人們攝取到甲基汞的主要食物,當孕婦進食含甲基汞的魚類,胎兒便會攝入甲基汞。甲基汞是毒性最強的汞形態,可損害人體神經系統,尤其是發育中的腦部。

此外,甲基汞不會因製成罐頭、冷凝等加工處理技術,或經烹煮而降低,建議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及幼童,則應避免進食汞含量可能較高的魚類。

以下為食物安全中心列舉的12種甲基汞風險超過其奧米加3脂肪酸好處的魚類,孕婦如經常進食這些魚類,有可能導致胎兒日後智商較低:

大王馬鮫魚

大眼吞拿魚

金目鯛

長鰭吞拿魚

單帶海緋鯉、秋姑、鬚哥

黃鰭吞拿魚

旗魚

劍魚

橘棘鯛

藍鰭吞拿魚

鯊魚

責任編輯:王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