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餐廳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助精神康復者走出困境解開心結
發布時間: 2020/09/24 06:30
精神康復者克服困難戰勝病魔,但要重投社會亦不容易,有社企就專為相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設於歷史博物館內的「香城茶室」將於10月中結業,一眾員工對茶室大表不捨,其中茶室的「開朝元老」更自言自己與茶室一同成長,亦解開了自己的心結,期望繼續將「香城精神」傳承下去。
開幕約19年的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將於今年10月底關閉並展開更新工程,館內的「香城茶室」亦因此於10月中結業。香城茶室於2014年由扶康會轄下社企創辦,共有25名員工,其中17人是身體殘障、精神復元人士等, 希望為客人提供美食的同時,造就殘疾人士就業機會。
現年54歲的孔慶坤是精神復元人士,亦是香城「開朝元老」,由2014年10月入職負責樓面工作至今。他康復後本來從事清潔工作,可惜當時同事對精神病康復者理解不足,難免令阿坤感到有歧見並被孤立,致他工作不太如意,寧願重回庇護工場。幸得社工多番鼓勵,阿坤始走出安全區任職茶室樓面,結果一做便是6年,亦是他個人做得最久的一份長工。而茶室體諒殘疾工友的特殊需要,安排彈性上班時間予工友覆診及休息,令他對茶室充滿歸屬感。
他提及,最難忙的一次經驗是茶室被人包場舉行活動,他聯同工友從準備食物、佈置到服務工作都是「一腳踢」。活動結束後客人對他們的服務甚感滿意,特意留下千元小費以作鼓勵。他自豪地表示從中得到成功感,經理更利用該筆小費進行「小型慶功宴」,慰勞一眾員工。
在茶室工作近6個年頭,阿坤儼如大師兄,亦自然與一眾工友有着濃厚感情,他認為自己與茶室一同成長,從基本的餐飲訓練到待人接物,「這裡猶如一個大家庭,我個人都有好大改變,自信心增強很多,不再怕與陌生人說話及相處」。他形容這是「香城精神」,工友間情同家人、互相守望,希望離開茶室後亦可將精神傳承下去。
茶室另一員工陳淑玲是聾啞、中度智障人士。社工黃玉華透露,淑玲雖然不能用語言表達,但為人細心,她初時只負責樓面工作,「佢會偷偷觀察其他人的工作」,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她被臨時調派到水吧工作,在略施教導下已能自行沖調出飲品,可見其特別之處,而現時她已能勝任茶室內多項工序。加上淑玲為人樂天,她的笑容則是她最好的侍客之道,也是工友之間的開心果。
扶康會副總幹事麥潤芸稱,會安排受影響員工到社企其他內部公司工作,例如阿坤會加入消毒塗層服務團隊。她提到,受疫情影響博物館須關館,連帶餐廳亦未能營運,期間收入少約9成,縱然獲康文署提供租金,餐廳亦未有解僱員工,因此對社企的營運仍有巨大壓力,呼籲有心人提供捐助或提供合適場地,讓茶室得以延續。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蘇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