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轉季風寒身體3部位必須保暖 中醫:關節受寒易變長期痛症【內附避痛症貼士】
發布時間: 2020/10/16 16:15
最後更新: 2020/11/13 19:37
近日氣溫回落,漸有涼意又未算寒冷,不少人仍選擇穿短袖衫褲外出。而秋季行山、遠足等活動又開始變多,大家享受舒爽氣候的同時,中醫師提醒若關節保暖不當,加上過度活動,雙重誘因下小心痛症找上門。
因風寒濕氣、過度活動而引發的痛症,首當其衝的就是關節。註冊中醫師何庭軒解釋因氣溫變低,風、寒、濕等外邪會侵襲人體,三邪雜至、合而成痺,痛症就會出現。常穿短袖衣物露出關節,多活動增又勞損風險,故關節往往成為痛症的常見位置。
40歲以上或氣血弱者要小心
關節痛症分實證和虛證,實證即因外在素而引起,如受風寒侵襲、長期勞損等,虛證則因人體氣血弱而誘發,於無外傷的情況下出現疼痛。何醫師補充:
人體受風寒後,經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氣血弱的人因血液不暢通,無法濡養身體部分,不榮則痛。
40、50歲或以上的人士因本身氣血較弱、行得偏慢兼不順,關節、筋骨各方面的濡養能力不太足夠,關節本身已易變得緊繃、乏力,容易出現痠痛。他們本已屬虛證好發族群,若再加上受寒受冷的實證誘因,疼痛會隨之加劇。「這類人較畏冷,面色較暗沉,易出現氣喘,運動時的持續能力較差。」
受風寒濕氣侵襲後,筋和關節都會變得特別緊和硬,中醫角度講求「骨正筋柔」,若依附住骨的筋過緊過硬,骨頭也無法妥善郁動,更有機會導致骨頭錯位、移位,引發痛楚。於夏季已出現間歇性關節疼痛者,秋季轉涼時痛症的發作頻率、程度會發得更厲害,如長者長期纏身的痛症、風濕病於此時亦會更嚴重。
身體3個部位受寒易現痛症
因受風寒、外傷而導致痛症的身體位置,何醫師指最常見為肩頸、膝蓋和腳踝。肩頸、膝蓋因時常外露、缺乏保暖而受冷,腳踝則多為活動過度所致。三者表徵不太一樣,雖同有刺痛、痠痛的感覺,但痛感和嚴重程度則因人而異。
1.肩頸
受冷後看下去沒明顯紅或腫,但摸其表面會覺得較硬和繃緊,郁動時無法扭盡,會聽到「咔咔聲」。頸椎痛症為港人常見病,再受冷可變得更嚴重,如出現手麻痺、頭痛頭暈,或交感神經受影響致心慌心跳,突發臉紅耳熱、胃部不適等,連帶誘發大量身體狀況。
2.膝蓋
因過度活動加上氣血不順暢、受冷,氣血凝滯不通就會使膝蓋腫脹,但不會泛紅。這未必即時出現,休息一天後或會發現膝蓋腫大一圈,觸碰時亦會感覺到發熱,嚴重者對比起另一邊膝蓋,會發現腫大近半倍。
3.腳踝
部分人喜歡睡覺時把腳伸出被窩,冷風吹一整晚後,翌日起床踩地或覺得有點痠痛,但相對於另外兩個部位,腳踝受冷的機率較低。多數人為活動時扭傷,過一兩小時即會紅腫發脹,腫至像豬蹄一樣,行路要拖住行,或連韌帶都受傷。
針對上述痛症,中醫會用正骨手法、針灸或中藥治療,以手法為主。先了解病人出現痛症的位置牽涉筋抑或骨,再做相應復位手法,若痛症嚴重至有出現麻痺症狀,就會再以針灸處理,同時亦會配合服用中藥調理。「許多中藥具溫性作用,有散寒驅風、疏通經絡之效,散走寒邪助病人紓緩症狀。」
轉季避痛症貼士
1、穿夠衣服、慎避風寒。如避開冷氣風口位,風扇不要直吹身體,有需要時可帶件披肩、護膝,或穿長襪保護。
2、做適量運動,注意密度、強度、動作都要正確。定期運動可使氣血運行變旺,時常鍛練可強健關節,也使筋變得柔軟、骨更強壯,降低關節緊繃、拉傷的風險。
3、避免凍飲、生冷食物,芋頭、糯米、醋類食物尤其要戒,因會使筋腫起,容易出現筋骨關節痛。長者、已有痛症的人士進食後會痛得更厲害。
4、多吃溫性食物,如冬季寒冷時可吃羊腩煲、飲薑茶。
5、若關節受冷後疼痛,可自行熱敷10至20分鐘。但要小心分辨痛症起因,如扭傷後首24小時,或患痛風、風濕關節炎者不宜熱敷。
記者:吳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