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教室】倪晨曦Elva教貼雙眼皮貼技巧 眼皮下垂及單眼皮救星重現雙眼皮【附示範詳情】
發布時間: 2020/10/28 13:27
眼睛是靈魂之窗,貼雙眼皮膠紙能改善單眼皮、眼皮下垂及細眼的問題,令眼睛更大更明亮動人。YouTuber倪晨曦(Elva)早前分享了一條示範不同類型雙眼皮貼的影片,分析它們的特色。
找尋自己應貼雙眼皮貼的位置
Elva以自己為例,雖然她擁有雙眼皮,但眼尾有點下垂,她希望雙眼更有神,雙眼皮更深。
因此,她會把Y型小叉叉在比雙眼皮的摺痕稍高的位置,便會出現一條新的雙眼皮摺痕,把雙眼皮貼貼在這位置便可改善眼尾有點下垂的情況。
Daiso Double Eyelids單面霧面眼皮貼(肉色)
Elva平日經常使用Daiso Double Eyelids單面霧面眼皮貼,它的顏色比較深,適合皮膚不太白的人,貼上去便有隱形的效果。
當重覆確認新的雙眼皮的摺痕位置,便可在摺痕下方貼上雙眼皮貼,然後再用小叉固定,撐起眼尾,令眼睛較圓大,眼皮亦比之前更厚。
即使畫上眼線,都不會遮著雙眼皮。
這款單面霧面眼皮貼令雙眼皮效果自然,化妝後才能貼上,它的支撐力、持久度及隱形效果都較強。
Lucky Trendy單面霧面眼皮貼(透明)
此外,Elva示範另一款常用的Lucky Trendy雙眼皮貼--單面霧面眼皮貼(透明),它除了質感上跟剛才的單面霧面眼皮貼類似,顏色及形狀都有分別。
這款眼皮貼顏色較淺色,偏透明狀,就如粉底一樣,適合膚色白皙的女生,看上去不會過分深色。
貼上雙眼皮貼後,若不掃上眼影,這款雙眼皮貼的顏色較接近Elva的膚色。
不同眼型示範
Elva邀請了兩位嘉賓,實測貼上不同類型的雙眼皮貼,尋找合適她們的款色。
浮腫型內雙眼型
第一位嘉賓為晨曦工作室的Fish,她的眼型屬浮腫型內雙,由於眼皮過厚,遮蓋了雙眼皮線,看上去像單眼皮,即使畫了眼線,也看不到眼線。
Elva為Fish用Y型小叉壓出Fish的理想眼線位置,由於眼皮比較厚,所以需盡量拉提上眼皮。
Elva選用單面霧面眼皮貼以倒U的方向貼在剛剛度好的雙眼皮線下方。可是,Fish張開眼睛,發現雙眼皮貼無法支撐她厚重的眼皮,這款眼皮貼及貼法不適合Fish的眼型。
Elva指U型反貼法適合單眼皮及內雙眼皮的人使用,這樣睜開眼時,頭尾的雙眼皮可撐起眼皮。Elva選用Daiso較厚身的雙眼皮貼配合U型貼法示範,最後,Fish的雙眼皮順利展現。
Elva亦試過為自己以U型貼法貼雙眼皮貼,雙眼皮效果較明顯,但不太自然。因此不同眼型的人使用相同的方法,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下垂眼型
另一位嘉賓是晨曦工作室的ULA,她的眼皮下垂,看起來不夠有神。
Elva先用棉花棒將眼皮表面的油脂清潔乾淨,保持眼皮貼的黏性。
然後,再用Y型小叉壓出ULA的理想眼線位置,重點在眼尾位置將眼皮替痕加高,改善眼皮下垂情況。
因為ULA的眼皮不算很厚,所以Elva選用Daiso Double Eyelids單面霧面眼皮貼(肉色),並以傳統倒U方法貼上。
這方法成功令ULA重現雙眼皮,眼睛變大了,畫眼線後,眼睛有放大的效果。
雙面雙眼皮貼
雙眼皮貼的種類繁多,Elva示範不同類型雙眼皮貼的效果。
Elva首先示範Automatic Beauty的雙面雙眼皮貼,這款雙眼皮貼雙面都有黏力。其中一款雙面雙眼皮貼是纖維條,以拉線方法打造雙眼皮線。
使用纖維條的雙面雙眼皮貼時,把白色的膠貼撕走,將線形的纖維雙眼皮貼往左右延伸,再輕壓放在要打造雙眼皮的位置,然後用Y型小叉讓纖維條更深入眼皮。
完成後,Elva張開眼時效果自然。可是,閉上眼便會有點不適有拉扯感覺。
Elva認為這雙面雙眼皮貼令雙眼皮效果明顯,支撐力及持久力強,適用於眼皮鬆弛人士。
布面雙眼皮貼
Elva介紹布面雙眼皮貼,質感猶如醫療用的膠布,而薄身及厚身的布面雙眼皮貼效果功能各有不同。
薄身布面雙眼皮貼較淺色,支撐力不及厚身的布面雙眼皮貼。可是,這款薄身布面雙眼皮貼適合眼皮較薄的人使用,膠紙跡較易遮蓋。
Elva續指布面雙眼皮貼可以在化妝前貼上,眼影可在雙眼皮貼上上色,效果較自然。
網狀雙眼皮貼
Elva介紹另一款雙眼皮貼--網狀雙眼皮貼,這款雙眼皮貼已經剪裁好,可是比較厚身,它比一般的雙眼皮貼闊了三倍,用家可以按自己眼皮範圍大小再修剪。
Elva表示網狀雙眼皮貼的支撐力較弱,因此使用範圍要大一點,才夠力支撐雙眼皮。
使用網狀雙眼皮貼時,先用雙眼皮膠水塗在手背上,把網狀雙眼皮貼放在膠水上,再用膠水塗在雙眼皮貼上,確保整塊雙眼皮貼都黏滿膠水。最後,用眉鉗協助把雙眼皮貼放在理想雙眼皮摺痕位置下面。
雖然用這個方法的等待時間較長,但效果最自然。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緝:陳珈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