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分析】專家稱14天清零才大規模寬防疫 倡加強檢測非緊密接觸者免走漏

社會 00:00 2020/10/30

分享:

分享:

梁子超認為,新冠病毒可從多個途徑傳播,市民與確診者短暫接觸亦可中招,而當局現對密切接觸者定義亦較「任意」。(資料圖片)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放緩,昨新增3宗個案,兩宗為外地輸入,僅1宗為本地個案且有源頭,令連續3日零本地個案紀錄斷纜。

50歲婦為患者同事 未列密切接觸

有專家認為,這反映當局需加強對確診者非密切接觸者的檢測工作。自上周一起,本地個案一直徘徊於零至2宗低位,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強調,仍應待本地個案能清零14天,才可大規模放寬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因現時疫情未穩,社區仍有一定傳播風險。

昨新增1宗與早前個案相關的本地個案,為居於土瓜灣樂民新村樂智樓的50歲婦,在中環兆英商業大廈任文職。該女患者為本周日公布確診42歲男子的同事,但當時並沒有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故無安排入住檢疫中心。她更是早於上周四已出現病徵,翌日仍上班,至本周日到普通科門診求醫,周二交回檢測樣本才揭確診。衞生防護中心昨派員到樂智樓向住戶派發樣本瓶,患者所屬公司約20人亦須檢疫。

倡加強檢測非緊密接觸者 免走漏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曾稱,一般密切接觸者定義是雙方沒有戴口罩,且見面超過15分鐘,例如談天、吃飯等。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新冠病毒可從多個途徑傳播,市民與確診者短暫接觸亦可中招,而當局現對密切接觸者定義亦較「任意」。他建議應加強對非緊密接觸者的檢測,於患者確診當日向其同事派發樣本樽,以及確診後5天再向相關同事多取一次樣本作檢測,以免走漏個案;當局亦應呼籲曾與確診者有間接接觸者,自我醫學監測14天。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鄧凱文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