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遊戲】雙職媽媽創親子共玩Sensory Play 自製趣味場景講故事學英文【內附多個遊戲介紹】

育兒資訊

發布時間: 2020/11/10 17:32

分享:

分享:

兩孩之母Lesley疫下WFH,在家邊工作邊育兒,不但自創手工勞作,將傳統學習融入當中,更將外國流行的觸感遊戲sensory play加以變化,與兩個孩子從遊戲中學習。

身為兩孩之母兼在職媽媽的Lesley,女兒Chloe今年3歲半而兒子Jasper快將兩歲,早前女兒學校停課,而她亦可以在家工作,於是開始設定每日跟小朋友做手工的親子時間。Lesley不但自創手工勞作,將傳統學習融入當中,更將外國流行的觸感遊戲sensory play加以變化,兩姐弟玩過不亦樂乎,更提升了學習能力,Lesley特別開設專頁,希望將經驗跟其他媽媽分享。

身為兩孩之母兼在職媽媽的Lesley,自創手工勞作及sensory play跟子女共度親子時間。(受訪者提供)

今年二月的時候,因為疫症在港爆發,Lesley跟子女都有較多時間留在家中,她便開始定下每日做一個親子勞作的習慣,並投入自創手工的世界。她起初會瀏覽外國媽媽的專頁,參考她們設計的遊戲再加點變化,Lesley笑言是放棄了晚上煲劇的時間來預備,她會將遊戲種類分成實驗類、手工類以及學習類別,希望讓小朋友有多方面發展。

她發現女兒Chloe在一小時的活動之中,非常專注,而且知識更可以活學活用,遊戲效果不錯。但因為兩姐弟在年齡上有一段距離,Lesley希望有一些活動可以讓姐弟們一同參與,經過一輪的資料搜集,讓她認識了一種叫sensory play的觸感遊戲,此遊戲在外國非常流行,不過香港則沒有太多媽媽聽過,因此Lesley開設「chloejasper_play.learn.craft」專頁,希望鼓勵媽媽們跟小朋友一同參與。

Sensory play最重要是設計一個sensory bin,需要的材料並無規限,主要以天然素材為主,可以在盆內或箱內放入如通心粉、染色米、冰粒、啫喱、吸水珠、麥皮等任何東西都可以,旨在讓小朋友透過五感來認識不同物件。

Lesley為配合女兒學校的英文周主題「Farm Animals」,特別和她設計了這個迷你農場,並一起讀了Usborne的《Look inside a Farm》。池塘是藍色玻璃珠;泥地是啡色輕黏土;草原是自家製綠色染色米加假樹木和石春;雞棚則鋪上少量麥皮製成。(受訪者提供)

Lesley兒子一歲多,對於不同質感的東西都非常好奇,因此玩得非常投入。與此同時,Lesley每次會為sensory play特設不同主題,如農場、海洋、動物園、南極世界等,再配合圖書,3歲的女兒不但可以學習書中的簡單詞彙及認識各種生物的特性,更會自自然然說起故事來。又或者在sensory bin內加入英文字母,讓小朋友透過遊戲學英文。

Lesley形容sensory play是「open-ended」遊戲,有別於傳統的電子玩具,因為它沒有既定的玩法或規則,小朋友可以自由發揮,培養創意。她說︰

我非常建議家長陪同小朋友一齊玩,過程中一面玩一面傾偈,可以訓練小朋友的語言能力及專注力。

不過她提醒,不宜讓兩歲以下的小朋友接觸太細小的物件,怕他們會誤吞入體內,小朋友過了口腔期玩sensory play較佳,而且家長也務必要陪伴在側。她表示開設專頁分享親子遊戲之後,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媽媽,亦影響到更多媽媽創作sensory play。她們每星期會設定一個主題,然後每位媽媽都將自創的sensory bin拍照分享,互相交流,Lesley表示出來的版本會有很大分別,但大家都很有滿足感。

點擊圖片放大
+3
+2

Sensory play會用到大量不同的材料,每次玩完後宜將材料清潔乾淨再分類儲存,就可以循環再用不致浪費。Lesley因此在家中添置了一個材料櫃,將不同的材料分門別類放好,例如染色米會用保鮮袋入好,文具及顏料等工具就會同放一隔,而她通常會到$12店及文具店入貨,經濟又多選擇。

至於怕弄髒地方?她就有一個貼士給大家︰

我在Ikea買了一個巨型膠盤,足夠讓小朋友坐進內,他們在盤內玩sensory play就不怕物件掉到客廳地上。而在遊戲前我會跟他們約法三章,如果他們不守規矩搗亂的話,遊戲就要立即中止,他們試過一次被罰之後就不敢再犯了。

Sensory play觸感遊戲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其他遊戲推介(內附材料及玩法)

點擊圖片放大
+4
+3

記者︰M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