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力量「郊遊教室」 漫遊集水區 認識水與生態

特約

發布時間: 2020/11/16 10:00

最後更新: 2020/11/17 11:57

分享:

分享:

深秋初冬天朗氣清,是郊遊好季節,加上疫情之下,周末郊遊齊齊吸收清新空氣是賞心樂事。郊野公園去得多,可有想過郊野公園原來背負着一個重要使命——保護水資源。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最近就舉辦免費公眾導賞團同網上自助遊,帶你漫遊城門水塘,了解水塘收集食水的方法以及自然環境提供的多種「生態系統服務」,原來生態愈好,我們的食水就愈潔淨。

集水區豈止是水塘
水塘儲水原來殊不簡單,收集雨水不單是靠水塘的位置,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Henry)解釋說︰「落雨時天然河流收集雨水,隨引水道流到水塘,所以包圍水塘之山谷、河盆以至水塘本身的範圍都稱為『集水區』。」

香港集水區面積達3,000多公頃,共佔約全港三之一土地面積,Henry說集水區的發展和活動都受到監管,而大部分範圍都與郊野公園重疊,其實很多遊人和行山人士都可能曾經過,只是不留意哪裏是集水區。他說︰「集水區不單是收集雨水到水塘,更打造了一個多元化的生態環境,為我們及其他生物提供各式各樣的『生態系統服務』。自然環境為不同種類的動植物和昆蟲帶來一個良好的棲息空間,良好的生態又能提升水質及更穩定的水量,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恒(Henry)說香港設立郊野公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保護水資源。

香港的蝴蝶種類很多,在城門水塘較常見的有美鳳蝶。


生態系統服務4大功用
集水區除了收集雨水外,內裏的自然環境及生態系統更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好處,這就是「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聽上來很高深,這是一個1970年代出現的詞彙,指人類可以從生態中獲得有形或無形的利益。

Henry解釋「生態系統服務」簡單來說可以分為4部分,「首先當然是集水區的核心功能,即是提供食水,這便是生態為人類帶來的『供給服務』。其次,集水區四周圍布滿不同種類的植物,植物根部可以吸收水中的雜質,令水質更好;植物根部亦能抓緊泥土,減少土壤侵蝕造成沉積物,這樣便可減少水塘淤塞,又令食水更清澈,這就是生態為人類提供的『調節服務』。」

此外,還有「支持服務」,Henry解釋簡單而言就是生態系統促成了土壤形成、水循環等,這些都是人類和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全靠良好的生態支持,萬物才能生生不息。最後,集水區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生物和自然定律等生態知識,亦可享受當中的大自然景致,進行郊遊、遠足等活動,這些就是生態為人類帶來的「文化服務」了。

「集水成自然」導賞團亦會介紹供水設施,圖為鐘口形溢洪道及出水塔,參加過導賞團便會知曉當中用途。

在城門水塘附近,冬天較多見到雀鳥,如棕背伯勞。


公眾導賞團 漫遊集水區
為了令市民大眾可以更了解集水區的「生態系統服務」,綠色力量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主辦了一個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集水成自然」教育計劃》,首年活動以城門水塘集水區為主題,當中重點活動就是免費公眾導賞團,介紹已有97年歷史的城門水塘,從城門水塘集水區的河流和自然生態,親身了解「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和重要性。

綠色力量教育主任陳詞恩(Yedda)說︰「整條導賞路綫全長2.5公里,可以飽覽城門水塘集水區的生態環境與自然風光,還有石乪遺跡、昔日抗戰軍事設施及多個水務設施,深入了解當中的人文歷史故事。我們設計的路綫易行簡單,大人孩子都合適參加。」她說在秋冬季節舉辦的導賞團,可以見到很多不同鳥類及蝴蝶,「全英國的蝴蝶只有50幾種,而香港有260多種,城門水塘更是錄得全港蝴蝶品種數量超過一半的地方。這時候有機會見到一群群越冬斑蝶。近年有研究顯示城門是越冬斑蝶的中轉站,它們會在這裏短暫停留及吸食花蜜,補充體力,再飛往其他地方度冬。」

綠色力量教育主任陳詞恩希望藉《賽馬會「集水成自然」教育計劃》的導賞團活動,令更多市民認識「水與生態」的關係。

草城石澗風景怡人,同時亦為水塘匯集雨水。河中的小生物更會食用水中有機物,有助淨化水源。


綫上綫下自助遊 星級導航
對於已有一定行山經驗的人,應該喜歡自助遊多一點,綠色力量設計了4條路綫供大家選擇,行程約2至7公里不等,難度各異,滿足不同人士需要。Yedda說︰「每條路綫分別設有7至11個特色景點,大家更可以使用iNaturalist流動應用程式登入特別設立的『專案』,在自己到訪自助遊路綫時,和大家分享發現的動植物,我們亦有專家幫大家辨認生物。」不過即使天氣欠佳,或沒有時間郊遊的話,「城門水塘集水區自助遊」的網頁亦為每條路綫拍下精采照片及附有文字解說,更專程請來靚聲DJ彭晴為大家聲音導航,安坐家中不管晝夜亦可以網上自助遊。

網上自助遊資料亦十分詳盡,加上DJ彭晴靚聲導航,令大家更投入。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