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誤殺案】女醫生自辯稱開藥予病人感訥悶 較喜歡涉手藝小手術例如打Botox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1/16 15:59

最後更新: 2020/11/16 16:02

分享:

分享:

被告麥允齡,被控1項誤殺罪。(資料圖片)

DR醫學美容集團顧客疑接受CIK療程後死亡,註冊女醫生否認誤殺,案件今(16日)於高等法院續審。被告自辯稱對實用皮膚學感興趣,因擔任普通科醫生只向病人開藥「有啲悶」,她比較喜愛涉及手藝的小手術,如替病人打肉毒桿菌(Botox)及透明質酸等,她指加入DR醫學美容集團1年以來,共處理約3,000個療程,從沒發生任何事故。
 
被告麥允齡,39歲,被控1項誤殺罪,控罪指她於2012年10月10日,在香港連同周向榮及陳冠忠,因嚴重疏忽而非法殺死陳宛琳名陳愛蓮。

麥一方代表律師作簡短開案詞時指,陪審團應考慮被告於案發時仍是年輕醫生的作為,以及她當時所閱讀的有關文獻,及當時她從值得信賴的工作地方所獲取的資料,以決定其作為是否須受刑事制裁。

被告今自辯時稱,2006年於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畢業,需於瑪嘉烈醫院接受21個月麻醉科訓練,亦曾接受3個月深切治療部訓練,整個訓練需時4年。被告稱因她當時結婚,故未有完成整個訓練。

被告稱於2009年9月加入DR醫學美容集團,加入前正修讀實用皮膚學文憑課程,於工作期間完成,被告指從沒有接觸血液科及腫瘤科。

被告解釋對皮膚學有興趣,因牽涉手藝技巧及小手術,被告指若擔任普通科醫生,只涉開藥醫治病人,她感到「有啲悶」,她喜歡做一些涉及手藝過程,包括替病人注射肉毒桿菌及透明質酸等。被告又指因此而接觸的病人並非患病,工作環境比較開心,病人亦較少擔憂。

被告稱於2009年9月加入DR醫學美容集團後,曾替病人注射或回輸臍帶及脂肪幹細胞分泌素、割雙眼及去眼袋等療程,直至案發前共處理約3,000次療程,從沒有發生任何事故。

被告供稱加入DR醫學美容後,集團有提供培訓,包括教導注射肉毒桿菌及透明質酸程序,並會被安排到台灣或韓國學習整型外科技術。

被告表示不清楚僱傭合約上列明「暗數」的意思,後來從美容師及美容顧問得知,若參予銷售可獲得一個百分比,而她本人則沒有參予任何銷售部分。若有病人不清楚是否適合接受有關療程時,或會要求見醫生,被告稱便會對病人作出評估是否適合療程。聆訊下午續。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林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