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理財】老師爸爸自小教孩子學理財記帳 培養規劃感助讀書更有條理

育兒資訊 12:23 2020/11/17

分享:

分享:

他們相信理財是可以活學活用,希望借故事去擴闊孩子視野和知識面。(湯炳強攝)

香港理財教育一直缺乏系統,然而消費平台日新月異,小學生可能已開始淘寶,家長教育又是否追得上?

兩位有心於理財教育的中學老師針對中小至高小學生,創作理財讀物《奇龍族學園︰理財能力大升級》,書中以校園作背景,透過同學之間的故事帶出概念,包括較進階的保險、納稅等知識,每個故事之後都有延伸活動,訓練小朋友思考不同主題,作出適當的選擇,希望提升學習動機。

他們強調這本書並非一本工具書,需要父母伴讀,由家長伴同小朋友用生活事件去引入討論。(本報資料圖)

書中小故事部分是孩童真實生活中的理財問題,例如借書過期要罰款、怎樣妥善存放財物、遊戲虛擬代幣等等,其中一個思考遊戲,是建議小朋友把錢分配在5個錢箱中,學習理性消費;而名為信用額的小故事,是老師自身童年經歷,再二次創作,更列出不同身份的借款者條件,讓孩子代入銀行貸款部角色,作出判斷。

以生活情景講解進階概念

作者馮漢賢和黃書熙老師分別在中學任教經濟和通識,馮老師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卓越企業與理財教育教師,育有小六和小二子女;黃老師則曾獲優秀教師選舉的優秀教師獎,具備多年設計兒童價值教育教材的經驗。

他們強調,普及的理財教育並非以提升日後營商賺錢能力為目的,而應是教授同學掌握日後保持穩健財務狀況的能力,涉及個人價值和品格培養,絕對是可以經由學習得來,然而本地理財教育沒有系統化的規範,比較凌亂,故他們希望透過童書,統整出一些小朋友應掌握的重點理財觀念,而當中的知識,部分需要家長引導。

我們覺得小朋友生活面很闊,他們日常都會在家長口中聽到有關詞彙,但未必有人懂得按他們的語言解釋。因我們接觸很多同學,聽到不少相關的故事,因此以真假交替情節創作,理念是深奧的,但表達要淺白有趣。

馮老師舉例高中教授通貨膨脹是涉及非常深的概念,但童書中他設計成一場夢。「向小學生講通貨膨脹,便是讓他們明白錢會隨物價上升時間貶值。」

習慣記賬是一個好習慣。(本報資料圖)

自細讓小朋友記賬

書中曾以遊戲場地作為故事背景,配合工作紙指導學習如何規劃金錢。馮Sir謂場景以很受孩子歡迎的樂園為藍本,因那是一個濃縮的社會情景,很快已可以看到小朋友能否計劃和分析,因此他們用故事講解製作預算的重要性。

「我常見到父母給小朋友一大袋遊戲金幣,他們會很衝動,一下子便用光,或只選擇單單花在一個遊戲上,之後便後悔不已。」

其實家長可以指導子女做最簡單的分析和製作預算表,在樂園先走一轉,分配要放幾多金幣在某一個遊戲上,再策劃消費過程。

自細讓小朋友記賬,是很重要的訓練,那是規劃感的培養,當建立習慣的小朋友日後可以把習慣延伸到讀書和其他事情上。

指導女兒網上交易

他亦主張應由細讓孩子自己經歷,從實際體驗中學習。「我自己會給予子女零用錢,也讓他們自由選擇錢如何花。當然,我們會從旁觀察,在適當時間介入和教導。

原則仍是讓小朋友自主。他們若決定如何用,買貴了、買笨了,自己承受後果。

其小六的大女現在已偶爾用太太的戶口進行網上消費,並同時利用網上平台,出售東西給別人;他笑謂女兒也曾試過網上購物時貨不對辦,他會把握機會,告訴女兒無論實體和網上都需要格價,在網上參考其他用家意見才決定作消費決定。

理財細細個便要學,只是不要大錯,犯點小錯誤,教訓會更加深刻,加上父母的提點,孩子的成長則會更快、更穩。

應讓小學生了解家庭支出,一起去買麵包時,讓孩子看到大人用真錢交易,把握機會問他們:點解爸爸要付錢買東西呢?這是以物換物的基本觀念,這些3歲已可以講。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加入老師真實故事

任教通識學科的黃書熙老師,在書中應用到不少個人真實故事再創作,他指出,現代人少用真實貨幣交易,錢對小朋友存在疏離感,加上他們今天接觸錢的渠道比較多元,引誘也相對很大,對父母們是很大的挑戰。

他表示,自己細細個已有機會學習用零用錢,父母會給他一筆錢,讓他自己思考如何用,要先滿足基本搭車、食飯用度,用多了父母不會補助,他要自己承擔後果,故印象也很深刻。

然而,他小學時信用值很低,常有借無還,故他把這童年故事成為反面教材。

問人借東西,或借錢,都跟信用有關係,而小朋友常見到大人用信用卡,背後涉及信用額的觀念,需要向小朋友解釋。

黃書熙老師認為理財背後,是一個人的整全人格,涉及生活上各方面,亦由於他是通識科老師,因此很想把一些社會科學的概念,例如稅制、慈善事業等放入書中。

稅務是一個集結共同擁有的一筆錢、再貢獻到不同功能上的過程……但可以好淺白去分析,小朋友對大人點解要納稅也會很好奇。

馮老師仍推崇用大富翁教子女理財。(受訪者提供)

推崇玩大富翁

馮老師作為80後,小時候很喜歡大富翁,他謂即使今天教一對子女理財,仍是推崇大富翁。他認為它是一套能反映社會現實的桌遊,設計者最初製作該遊戲,不是為了趣味性,而是希望藉此反映資本主義的弊病。意想不到的是,遊戲推出後,竟大受普羅大眾的歡迎。

若然家長想通過遊戲向小朋友灌輸理財知識,大富翁必定是首選,因為只須玩一至兩個小時,便能讓他們經歷一次財務人生之旅,猶如做了一次簡單但準確的理財性向測試。 

記者:胡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