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教育局料本學年約10萬名基層學生申資助買電腦 為過去兩學年總數3倍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1/18 17:45

最後更新: 2020/11/18 17:45

分享:

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基層學生缺乏電子設備進行網上學習。(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基層學生缺乏電子設備進行網上學習,教育局自今年初起彈性處理透過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的項目申請。本學年截至本月初,教育局共收到801間學校遞交申請表,比過去兩個學年總數469宗,增加7成;當局預計本學年約10萬名學生受惠,為過去兩學年受惠總人數的3倍。

教育局自2018/19學年起推行為期3年的援助項目,透過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涵蓋就讀公營學校並正領取綜援或學校書簿津貼的學生,而其學校正推行「自攜裝置」(BYOD)政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學生需使用流動電腦裝置在家中進行電子學習,教育局今年初起作出彈性處理,接受在未全面復課前,所有推行電子學習的公營中小學,為合資格的學生申請上述援助項目。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18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質詢時表示,教育局已於8月3日發信,再提醒學校相關的彈性安排,並請他們提供支援學生在家電子學習的相關資料,局方形容學校「積極回應」,逾7成半學校表示在這學年會參加援助項目,學校在提交申請表時,已初步估算受惠學生人數給教育局參考;其餘學校則表示安排了校本措施支援有需要的學生,例如借出流動電腦裝置供學生在家使用,或為他們申請其他援助項目。

教育局表示,本學年(2020/21學年)截至11月初,已有約800間學校遞交申請表,比過往兩個學年大幅上升;局方預計本學年的受惠學生人數約為10萬人,為過往兩個學年的受惠學生總數的3倍,惟實際受惠學生人數仍有待學校完成採購程序後提交報告作實,而本學年申請將於明年1月底截止。

按局方提供統計數字分類,截止本月初,本學年有801間學校已提交申請,官立及資助學校各佔55間及746間;至於過往兩個學年,即2018/19及2019/20學年,局方分別接獲188間及281間學校申請。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