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肌膚】秋邪當旺咽乾膚燥 中醫教2款潤燥美肌湯水【內附食譜】

保健美顏

發布時間: 2020/11/20 16:59

分享:

分享:

何醫師表示,秋冬季除了選擇有助減低皮膚乾燥狀況的食物,還需要吃得清淡,減少煎炸和辛辣的食物,因食得過量會對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也會耗傷陰津。

立冬已臨,雖然還未有顯著的寒意,但早晚溫差大,濕度偏低,皮膚亦變得乾燥,甚至出現痕癢及脫皮情況。中醫師提議秋冬季要滋潤皮膚及補水,可從飲食及皮膚護理着手,內外一起調理,讓皮膚保持健康狀況。

註冊中醫師何慧欣指出,立冬後就代表冬天正式開始,天氣轉冷及濕度下降,如果人體皮膚水份不足,或是血虛失養,肌膚會變得乾燥、痕癢、出現細紋甚至脫屑。

要急救肌膚,中醫師推介兩款美肌潤燥湯水。(iStock圖片)

白色潤燥黑色養血

針對這種情況,何醫師認為首要是以滋陰及養血為原則,令皮膚不再痕癢乾燥。

何醫師說:「秋天屬金,與肺相應,秋天燥邪當旺,最容易影響肺臟,肺主皮毛,故要預防燥邪傷害肺陰和肌膚,會出現咽喉乾、乾咳、皮膚乾燥等症狀。秋冬適宜吃白色潤燥的食品,包括百合、杏仁、雪耳、無花果、雪梨、麥冬、沙參、石斛、蜂蜜、玉竹及海底椰等。」

另外,何醫師亦提到溫度低,皮膚血管會收縮,加重血虛乾燥的問題,可選吃一些具養血功用的黑色食品,包括桑椹、黑棗、藍莓、黑芝麻、黑木耳、紫米等等,會有所改善。

吃得清淡減少刺激食物

她指出,秋冬季除了選擇有助減低皮膚乾燥狀況的食物,還需要吃得清淡,減少煎炸和辛辣的食物,因食得過量會對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也會耗傷陰津,會進一步減少身體內的津液,令皮膚變得乾燥和敏感。

沖涼時忌用很熱的水,會令皮膚更乾燥。

何醫師認為經常為身體補水,亦十分重要。「不少人因為經常戴口罩,而減少飲水,待感到口渴時才補充水份,其實已出現身體缺水的情況,故應定時飲水補充水份。」

在秋冬季時,很多人會用較熱的水洗澡、洗手及洗面,何醫師說熱水會促進血液循環,令毛孔擴張,水份更容易流失,故用溫水較合適。

中醫師推介湯水及茶療

何醫師說在日常生活中,多飲適當的湯水和茶療,可以補充身體和肌膚水份,滋陰潤燥,肌膚可保持潤澤及彈性,她推介以下湯水及茶療:

1. 補腎護膚潤燥湯(4人分量)

材料:栗子8-10粒、粟米兩條、紅蘿蔔1條、麥冬10克、無花果4-5粒、南北杏10克、瘦肉400克、淮山10克。

功效:補腎健脾、潤膚美肌

做法:把所有材料洗乾淨備用,瘦肉汆水後備用。用8碗水煲,滾後加入所有材料,水滾後轉細火,煲1小時後加入調味即可飲用。

備註:素食者可用腰果20克或合桃20克代替瘦肉。

點擊圖片放大
+6
+5

2. 冬日美肌茶(1人分量)

材料:枸杞子15粒、桑椹15粒。

功效:滋肝補腎、烏髮潤膚明目

做法:把以上材料用滾水燙洗,加入500毫升滾水,浸泡15分鐘以上,即可飲用。

備註:桑椹性微寒,陽虛體質人士,平時容易怕冷、消化不良、肚瀉等,可加入桂圓3-4粒。

自製中藥天然面膜

另外,在秋冬季裏,女士經常感到面部皮膚乾燥,通常會敷一塊水份面膜補水急救,何醫師也分享一個中藥的天然面膜。「成分有杏仁及桃仁,可以幫助滋潤肌膚。由於面膜是以蜜糖做基底,所以可幫助面部水份的提升。」

何醫師指白芷的美白效果很明顯。(本報資料圖片)

面膜材料(2 - 3次用量):茯苓、杏仁、白芷、桃仁及薏米各10克。

做法:把所有材料打碎(可請藥材舖代辦)或剪細後,放入攪拌機攪成粉狀。取起兩湯匙,加入兩湯匙蜜糖並拌成糊狀,把它覆蓋面上,避開眼周圍及嘴部,敷大約10 - 15分鐘,用水洗淨即可。

何醫師補充:「白芷美白效果明顯,但它為光敏感藥材,使用後應避免照射陽光,故建議晚上使用這面膜。」

記者:招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