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內地學習體驗可提升增加國民身份認同 與港人身份和諧共存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2/14 18:56

最後更新: 2020/12/14 20:09

分享:

分享:

研究由理大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左)及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于璐負責進行。(理大提供圖片)

學界多年來舉辦不同形式的中港兩地交流活動,理工大學研究顯示,本地大學生參加短期內地學習體驗活動後,對中國內地及內地民眾的看法變得更正面,對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亦有所提高,並無影響學生本身擁有較高的香港人身份認同,惟結果未能反映因去年社運而退出研究的學生看法。團隊倡短期內地交流項目納入本地大學正規課程,並強調讓學生自願參與。

團隊以問卷訪問380名於去年1月至暑假,參與1至8周內地學習活動的八大學生,當中逾6成從未在內地生活。

結果顯示,學生在完成有關活動後,其跨文化溝通意識顯著提高,對中國內地及內地民眾的態度和看法亦變得更正面,「暑期課程」及「服務學習項目」的正面效果較顯著,惟「文化交流項目」參加者看法則無顯著差異。

學生對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亦有所提高,以7分滿分,整體學生由參加前的4.74分,提升到4.93分;值得留意的是,學生在參加前後的香港人身份認同依然是最高,顯示即使參加內地活動後學生的中國公民身份認同有所提高,亦不會影響他們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學生對於4種不同身份包括「香港人」、「中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及「中華民族一員」的「身份認同強度」,均有顯著提升,顯示不同身份認同可以「和諧共存」。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于璐透露,原本計劃招募800名學生參與研究,受去年社運影響,不少內地學習項目取消,收集數據期間有部分學生拒絕填寫後測問卷,最終僅380名學生參與,結果雖反映學習活動仍然令學生對內地產生正面效果,但不排除有拒填問卷的學生看法較負面。

教育局早前宣布最快明年在高中通識科增設內地考察,對於中學辦同類交流活動,理大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說,不論大、中、小學,均必須進行評估,預計項目的好壞,「唔好靠『感覺良好』就覺得政策有用」。

石丹理強調自願參與是十分重要,「自願係香港嘅基因,我覺得勉強無幸福,唔可以迫啲學生、年輕人去交流」,認為學校可透過分享經驗,鼓勵學生參與。

團隊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在本地大學進一步推行短期內地交流活動,納入正規課程,鼓勵學生自願參與,同時加強培訓導師帶隊,例如預計學習成果及所面對的困難等,以提升活動成效。

【TOPick 6 周年】壓軸大獎送6部iPhone12(128GB):https://bit.ly/36yXkmI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