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子女愛電玩一味禁止非管教上策 輔導員媽媽學打機創造共同話題

育兒資訊

發布時間: 2020/12/16 11:13

最後更新: 2020/12/16 18:51

分享:

分享:

子女愛打機,責罵無補於事。

青少年沉迷打機,一直是困擾家長們心結之一,家長擔心打機會影響子女健康和學習,但隨着電競、網紅等行業發展迅速,連返學也要用iPad的年代,互聯網已成為新一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夥伴。這一代的家長們,又應如何調整心態,以配合子女成長需要?

曾是心理輔導員的突破機構青年發展經理葉玉珮(Lea),在其新書《當子女機不離手》中,分享到父母面對子女打機的心法和溝通技巧,包括平等討論、先理解再訂遊戲協議等等;Lea育有一名剛踏入青春期的兒子,她同時在教會從事青少年工作,得以長年觀察青春期孩子在打機方面的現象。

葉玉珮指出,家長需要空間去反思,在打機問題上不一定要站在和孩子敵對的位置上。(機構圖)

Yes或No並不足以定義問題

她強調,孩子由小六升上初中,因未建立好自尊自信,若加上朋友不多的話,便有機會沉迷打機。然而家長不一定需要很快標籤年輕子女是沉迷,反而應全方位認識網絡對他們的意義,以對應當中的管和教,始終孩子成長路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關注。

「人是很複雜的個體,不是一下子講Yes或No便可定義問題,或解決問題。『管』和『教』永遠是建立在關係上,沒有親子關係,很難談有效溝通。我相信人都會對家長式的一面倒管教反感,因此作為大人也要不斷學習,如何跟子女談話,應用同理心去打開話題,控制自己情緒,而不是一出聲便禁止或指摘他們的不是。」

3年前,Lea已撰寫過針對親子溝通心法和態度的《當子女說你好煩》,早前再推出延續篇《當子女機不離手——教導青少年的技法和心法》,更聚焦談到面對子女打機的溝通心法和技巧。她笑謂自己的日常工作,常要跟年輕人相處,得以了解他們的社交模式和興趣。

《當子女說你好煩》是她3年前的作品,針對親子溝通的心法和態度。《當子女機不離手》以真實個案引領讀者反思自身和子女的現實困難(作者︰葉玉珮、伍詠光)。

「其實他們喜歡的事,在我們大人眼中可能有點無聊,例如大家把自拍的生活片段,在手機上加工,交流時彼此會心一笑,感到有人懂是很過癮,因此可以玩好耐。也許這便是這一代找到開心的方法之一,若大人們用過往一套思考,就會感到孩子在浪費時間,責怪他們為何不好好讀書?」

遊戲世界是洪水猛獸?

她認為親子間就網絡問題常起紛爭,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子女們未成熟到可以有效管理時間,最大原因也可能是大人定義了遊戲世界是洪水猛獸。「大人要站在小朋友成長需要上思考,了解他們為何喜歡打機,才可以好好去溝通。遊戲商推出一款遊戲,是有其策略和意義,設計上一定有吸引年輕人的地方,我們又有沒有好好去理解過?」

電玩把複雜事物條理化,其設計也源於生活和人性,她指出那正是回應孩子一些需要,而且設計者把規則設計得比現實更清晰、反饋明確,亦正是年輕人在現實中難以獲得的。

「簡單來說,設計者讓玩者按部就班達到目標和成功,並在過程中給予他們獎勵,因此不純是貪玩。貪玩只是部分原因,相對來說,打機世界容易令年輕人取得肯定和滿足,有情感上的連結。當大人不認同打機、跟打機敵我分明,也代表着不認同子女,向他們無聲地宣戰。」Lea說。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大人踏出學習第一步

她近年因囝囝也踏入青青期,亦開始定期跟青少年學習打機,為的是要知彼知己。「我習慣在年初,請教一些年輕人今年最新的遊戲名字、玩法及相關遊戲術語。當兒子跟我說,我也接到,這樣便可以溝通。」

突破機構便於上星期六,就機不離手現象,為社工、家長們設計一整天的研討會,當中邀請各路專家包括電玩界人士、創業者分享遊戲世界的商機,並同步設計家長工作坊,請年輕人教家長打機,結果報名人數遠不及有關管教的工作坊多。

「這反映大家傾向學管教,未必有興趣進一步去了解年輕人世界。我卻認為大人學習打機,或了解新一代科創技能,絕對有助跟子女同行和討論。」

她強調,遊戲世界不只是純粹官能刺激,或只有壞影響。對比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新一代社交模式或許會感到前者較為安全和自在。「他們在這裏可以找到朋友、導師,也會學習到不同的事,關鍵是大人不要貶低他們,之後才指導其生活上如何取得平衡,過程中需要大人多加忍耐。」

愛是無條件但有要求

Lea認為,其實父母更要明白打機或不打機,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孩子有更深遠的成長需要。管教年輕人的基礎是信任,信任是一個需要長期建立的關係,家長需要有心理準備,小朋友不會自動自覺,而自制力亦是要一步步去建立,要多加接納人性有軟弱,卻要努力不懈堅持原則。

「最好是設立協議,並切實執行協議,透過獎賞去令子女明白後果,一步步建立自制力。執行協議往往最富挑戰性,中間要來來往往,因孩子老想試驗父母的底綫,故我建議最好夫婦要立場一致,用恩威並施的態度,並不表示家長要很惡,而是要好肯定,才會令小朋友明白爸媽的認真。」

葉玉珮認為,人的整體發展是很複雜,家長跟年輕人溝通,要知道這世界並非只有對和錯。(湯炳強攝)

多用同理心語句

Lea強調,父母和子女溝通,需要運用同理心,而同理心是徹底放下「講道理」,即使家長有多對、孩子有多錯。「同理心的心,是指心情和心事,是講道理的先行部隊,可以穩定情緒。因當子女情緒不穩,家長講甚麼他們也聽不進耳。」以下是她舉出對應打機場景的同理心表達︰

「是你自己說要溫書,最後還是打機。」(非同理心)

「你說過溫書,我見你已開始,但過了一會就轉去打機,我想這次考試給你很大壓力吧!」(同理心)

記者:胡麗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