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好去處】歷史達人帶路細味粉嶺聯和墟 賞110年歷史建築一個地點昔日用作泊牛?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0/12/29 16:08

最後更新: 2020/12/30 12:09

分享:

分享:

疫情下無法遠遊,也可在本地輕鬆一下,今次請來歷史達人帶路,讓大家細味粉嶺聯和墟的鄉土風情。

疫情下雖然減少外出,但香港許多地方不只有打卡,更蘊藏了豐富歷史,不妨藉此機會細味。過往多次舉辦歷史導賞團的石屋家園,其旅遊中心主任Suiyin便帶領我們遊走一趟粉嶺的歷史之旅。

第一站:冰凍消暑檸蜜 寶生園養蜂場

從粉嶺火車站大約5分鐘步程,便可來到擁有90多年歷史的香港首間養蜂場。店舖裝潢像老式香港冰室,出售各種自製花蜜、花粉及蜂蜜製品,最受歡迎的是原片蜂巢浸着蜜糖的蜂巢蜜,以及可清熱解毒的鴨腳木蜜。店內亦售賣即製新鮮檸蜜,夏天來一杯凍飲最消暑。

店舖後面有一養蜂場作導賞服務,惟現時疫情期間不對外開放。

第二站:不准泊牛 30年代的地標碑石

走到安福街和安居街交界,便會見到兩塊30年代建立的碑石,由於日曬雨淋,石碑上的字已不可辨認,要靠後來加上的介紹牌說明。右邊的石碑仍隱約可見1930年和手指符號,寫着「此公路往崇謙堂村和從謙學校」,說明這是村民前往聯和墟的道路。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左邊那塊則是由舊時新界行政單位大埔理民府發出的通告,說明這條路是安樂村入崇謙堂的公路。最搞笑的是,公告上寫明「所有牛隻不准繫於該處,以免阻礙行人,毀壞公路」。今日的泊車處原來是昔日的泊牛處,牛隻數量竟多得可以毀壞公路,不禁令人聯想當時聯和墟一帶的原住居民生活面貌。

第三站:西式教會 崇謙堂

建於1927年的西式教會建築崇謙堂,位於龍山山咀的崇謙堂村內,原名松坎塘(松冚塘)或松磡堂,屬於龍躍頭文物徑的其中一部分。

崇謙堂村是一條由客家人組成的基督教村落,1903年時,巴色會(前身為基督教崇真會)的退休牧師凌啟蓮來此原是吳姓族人居住的地方傳揚福音,擲資購買附近農田並興建村屋,僱用佃農耕種牧畜,並與同為信徒的商人彭樂三共建教會崇謙堂和居所乾德樓。

後來村內人口和信徒增加,村落亦因教會而改名為崇謙堂村。現時崇謙堂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因屬私人物業,並不對外開放。

第四站:中西兼融風格 乾德樓

除了西式建築,也有中式凌啟蓮和彭樂三的居所乾德樓,建於1910年、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乾德樓為兩間兩層高客家式村屋,門樓現時仍保留1910年的匾額,上書「乾德門」三字。

點擊圖片放大
+3
+2

乾德樓原為崇謙堂第一所崇拜用的禮拜堂,後來新教堂落成後,便成為傳道人居所。現時彭樂三後人仍居於此,故不對外開放。

乾德樓擁有獨特的建築特色,牆壁由黏土、石灰、稻草等壓製而成,厚達1呎故十分穩固。從外觀上看,亦可見到混合了中西風格,例如正門有仿羅馬式拱門,屋頂上鐵造與磚造的煙囪,屋檐有中式花紋和西式柱子凹槽,屋內的家具則自清朝沿用至今。

第五站:荒涼廢墟話石廬

在崇謙堂東面,有一被野草重重包圍的一級歷史建築物石廬,由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於1924年興建,至1980年代仍是徐氏家族的居所,現時亦屬龍躍頭文物徑一部分。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資料,石廬是一座兩層高中西合璧的建築,屋頂用上中國傳統金字頂,以木樑及板條承托,並以瓦片鋪築,惟牆身、露台及石柱充滿了西式建築特色,正面矮牆有一半圓形山花,並刻有「石廬」字樣的灰塑。

雖然現時石廬屬私人物業,不對外開放,而且早已圍上鐵絲網,阻止外人進入。惟其荒廢的外觀,加上隱身於叢林,倒也令人想一窺其廬山真面目,吸引不少城市廢墟探索者入內探險。

第六站:聯和墟市

現時作為地名的聯和墟,前身是由粉嶺居民和地方鄉紳於1951年成立的墟市,當時包括有蓋市場、露天市場、兩層高住宅、餐廳和戲院,建設十分現代化。

點擊圖片放大
+2

成立的目的,有說一來因為當時居民要走到上水石湖墟買賣不便利;二來因為石湖墟設立的公秤費用,只會用於上水居民福利,甚至有「呃秤」之嫌,故又有粉嶺人叫石湖墟做「豬仔墟」之說,於是粉嶺居民另起爐灶保障利益。

而這個墟市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更像是一個小鎮,除了聯和市場外,附近更建有聯和新村,共100間為單層磚瓦排屋,供店家入住。隨着城市發展和地產項目相繼落成,聯和新村後來於90年代清拆,原本熱鬧的墟市只餘下有蓋市場,即聯和市場。

隨着2002年聯和墟街市及熟食中心落成,聯和市場的歷史任務已經完結,於2010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並納入政府活化項目。計劃除了保存建築物的歷史原貌,更會在市場內推廣本地農產品,並設立社區小店,推動地區經濟。

石屋家園見證寮屋歷史

帶領記者是次歷史導賞團的團體石屋家園,是香港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項目之一,其本身的石屋建築物亦屬於三級歷史建築,最早建於40年代何家村的位置。戰後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石屋一帶成為了寮屋區。後來寮屋區於2001年全面清拆,僅留下這座石屋。

石屋採中式傳統設計,由5個樓高兩層的單位並列組成,外牆以花崗石及磚塊砌成,金字形屋頂以中式筒瓦和板瓦鋪設,內部屋樑及一樓層板以木製,門戶同為中式設計,上有木鎖和石插孔。

現時石屋已被活化為旅遊景點,除了有咖啡冰室,平時亦舉辦不少歷史及生態導賞團,如九龍城歷史文化遊、沙頭角歷史導賞團等。雖然現時因疫情限聚令而暫停,惟有興趣者不妨留意。

石屋家園

地址:九龍城聯合道133號

導賞團費用:視乎行程,每位$40至$100不等,包括導賞費用。

同場加映:疫情期間外出,要多注意衛生!即睇兒童防疫措施【下一頁

記者:陸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