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推古詩誦唱App寓教於「樂」 中小幼學生適用兼促進疫下親子學習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1/04 06:00

最後更新: 2021/02/05 13:04

分享:

分享:

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研發應用程式「古詩粵唱粵啱Key」,讓學生像「唱K」般唱誦古詩,增加學習趣味。(教大提供)

不少學生抗拒死記硬背古詩,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張凌受到女兒背誦古詩的艱辛經歷啟發,張凌與教大教學科技中心合作,花逾2年研發古詩誦唱應用程式「古詩粵唱粵啱Key」,免費供公眾使用,與大眾分享昔日教女兒唱誦古詩的方式,盼做到「寓教於樂」,體會古詩韻律滋味,提升學習興趣。

張凌抽取10首經典古詩,自行譜上旋律,再由女兒真人聲演示範,用家聆聽後可透過「唱K模式」跟唱及錄音,並可自行創作及錄製作品,上載至平台與其他用家分享。

選10首經典古詩 譜上旋律

張凌指出,中國古代的詩與歌關係密不可分,所有古詩幾乎都由歌而來,古詩往往有嚴格的平仄及押韻要求,在100年前原以「唱」作為口頭表現形式為主,直至近100年前才改以背誦為主,她又引述已故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在其《新詩歌集序》指出:「詩歌不分化的時候,詩也是吟,歌也是吟。」而且「唱」的形式有利於記憶文本,而她研發應用程式的理念,便是受到昔日對背誦古詩感到吃力的大女啟發。

事緣於2013年左右,張凌的大女當時年約3、4歲,正就讀幼稚園,張凌的丈夫十分注重及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希望教子女自小背誦古詩,「佢會攞住《唐詩三百首》叫大女背……但係大女當時背嚟背去都背唔到、好吃力。」作為比較心軟的母親,便希望幫女兒一把。

粵音調說唱有別 唱更易記

適逢她當時正撰寫博士論文,分辨出粵語字調在說與唱時的分別,在於前者音調會下降,後者則不會下降,甚或略為上升。本身對樂器一曉不通的張凌,便嘗試利用此原理,調整詩句的音階,並譜上旋律,使之更和諧動聽,再教女兒「唱」出來,「佢(女兒)的確覺得好開心,唱歌仔咁好快就背到,亦完成到爹哋俾嘅任務」,其女兒現時就讀小學4年級,在班上中文成績亦名列前茅,相信與自幼培養古詩學習興趣有關,詳情即看【下一頁】

她相信不少幼兒的家長都希望培育子女自小學習古詩,以助學習中文,為推廣到公眾,她在2018年獲教大撥款數十萬元,與教大教學科技中心編程教育部合作研發應用程式,直至去年11月底推出市面,同時在Google Play及Apple Store供公眾免費下載。目前張凌任教的10多名教大學生在補習等課堂上試用後,亦反映應用程式有用,有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背誦古詩。

張凌表示,希望應用程式可以做到「寓教於樂(音樂)及「寓教於樂(快樂)」,尤其是幼稚園及小學教師,可豐富古詩教學活動,「唔係傳統睇住本書嚟教,令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即使幼童識字不多,也可體會古詩韻律滋味,且疫情下可以讓家長有多樣材料作親子學習活動,「好似唱卡拉OK同小朋友玩」。

應用程式提供10首不同種類及長度的古詩,並設播放錄音跟唱等3種模式。(應用程式截圖)

聽唱創作皆宜 可採「唱K模式」

應用程式設3個模式,用家可透過「聽唱古詩」聆聽以粵語唱誦演繹的10首精選經典古詩(見附表),張凌解釋,當中包括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及五言律詩等不同長度、種類的古詩,以展示不論類別都可以唱誦形式表達。

用家亦可在「卡拉OK模式」,在純音樂襯托下跟唱上述古詩及錄製自己的版本;「唱誦創作」模式則適合大學生等程度較高用家,可發揮創意,自選詩詞及自行創作唱誦版本,用家可上載錄音到平台與他人分享及評賞作品,促進互動。

至於日後發展,張凌表示,會考慮爭取經費擴展,以加入更多古詩,經費用於製作配樂,以及揀選表現優秀的用家自創作品,加以改進。

【TOPick 6 周年】壓軸大獎送6部iPhone12(128GB):https://bit.ly/36yXkmI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