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醫生】讀書時曾接觸罕見病患者 遺傳科醫生莊淑貞致力醫治罕見病童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1/21 07:00

最後更新: 2021/03/23 16:03

分享:

分享:

作為本港5名遺傳科及基因組學專科醫生之一的莊淑貞,在中學做義工時亦曾接觸過不少有問題或發展障礙的小朋友,令她產生要立志要在兒科發展。

看到有小朋友患病時,她除了會盡力將他們醫治好外,亦會一直與其父母同行:

有些罕有病可能全球只有數宗個案,連醫生的經驗亦不是很足夠,因此我們非常體諒父母有時候會問很多東西,亦會讓他們知道其實不只有他們是摸着石頭過河,而是有一班醫護人員支持他們,一起同行。

2010年莊淑貞在澳洲深造時選擇了代謝科,當時遇上她行醫十多年最難忘的個案。她憶述當時有一名剛出生僅2至3日的嬰兒,其新生嬰兒代謝篩查報告顯示患有代謝病之一的楓糖尿症。她隨即通知其父母,要求他們帶同嬰兒到醫院及早接受治療,惟父母當時表示嬰兒情況良好,拒絕檢查。

當她再解釋病症的嚴重性後,父母終於答應來醫院,但由於居住的地方很遠,需乘搭直升機到醫院。嬰兒才剛剛來到,在移到急症室的床上後,就立即出現腦癲癇抽搐的情況,醫生立即為他插喉急救,才可渡過難關。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她指出部分患病的小朋友,其實可在出世時就得知病因,如可早接受治療,長大後亦可以正常過活,惟有關問題一直被人忽視。直至她在威爾斯醫院兒科代謝及基因科門診工作時,接獲了很多轉介個案,例如發展遲緩,自閉症等,發現部分病人所患的是由遺傳基因導致的其他疾病。

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出現複雜病症,有些更年紀輕輕就已經離世,我覺得這些病症其實很多時候都應該會有原因,故決定深入在這方面作培訓,最後成為遺傳科醫生。

她除了不斷翻查文獻,務求為病人找出病因外, 更與其他遺傳科醫生成立有關專科,希望將服務承傳下去 ,

面對愈多這些疾病的時候,就會與時並進發現有不同的測試治療可以幫到他們,但我覺得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故好想這些經驗或服務可以承傳下去。
 

要成為一名遺傳科醫生如其他專科一樣,需要經過6年的兒科培訓再加3年的訓練,才可正式成為兒科的遺傳科醫生,她更透露目前有兩名醫生正在培訓。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郭詩詩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