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學】小學推天文教育設私人星象館 助學生探索宇宙啟發創意

升學教育 18:11 2021/01/19

分享:

分享:

佛教黃焯菴小學推出天文教育,助學生探索宇宙。

中小學近年積推行STEM教學,銅鑼灣佛教黃焯菴小學早前得到優質教育基金撥款60萬元,購入逾10枝專業天文望遠鏡及建立校內的「數碼立體星象館」,讓學童探索星空, 校長許定國指出,並不是要讓他們做天文學家或航天員,但引發其探究求知的精神,才是重點。尋常的「天文學會」校本化,確是創新之舉。

現今小學教育重視學童的全人發展,佛教黃焯菴小學校長許定國說起校內這「星空奇遇」的原委,原來與他在前校任教時的「天文夢」有關,他說︰

08年在舊校曾獲一間NGO邀請,義務擔任美國航天交流團導師,到訪美國太空總署,當中可感受到當地由幼稚園到高中,都有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培訓的教材。剛好那時國內有股航天熱,故一直想將天文教育納入學校內,啟發學童的興趣。 

圖書館 引入VR配套書籍

其計劃名《星空奇遇銅鑼灣》,大致從閱讀、「數碼立體星象館」及校內的「星空走廊」入手。近年學校強調STEAM教學,許定國表示要校內把這字成為STREAM,即加入Reading這元素。校內的圖書館主任黃俊安表示,館內購入不少可配合VR和AR使用裝置的圖書,讓學生從立體到浸沉式感受星空世界。

算是跨學科閱讀。我們可以從古代神話開始,如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故事引入學生們的興趣,年級漸長就可作主題閱讀,述及太空及星球的繪本,各有不同的學習單元。

譬如AR讀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一掃QR Code就呈現星體或天文現象,而戴上VR眼罩,更可進入太陽系、銀河系的世界,了解宇宙深處的奧秘,或身歷其境登陸月球,體驗完畢還可繼續查資資,寫閱讀報告,完全是一個自學的過程。

點擊圖片放大
+4
+3

星象館 介紹天文現象

至於此星空體驗的「主菜」,則是這「數碼立體星象館」︰在課室內置一個360x180度全天域魚眼鏡高清DLP投影機,用以播放全天域天文主題的電影,亦能模擬星空,太陽系,太空船航行等字宙的場景,讓孩子仿如身歷其境。常識科科主任陳建烽老師表示,這星象館約可容納50名學童,

譬如可認識星體的運轉,或講解季節的變化,也有不同的主題,如介紹不同的月相,從娥眉月、滿月到月沉等,可調校快慢。如果學生對個別星體有興趣,還可拉出一顆來觀察,如土星等都可放大看。課本只是圖片,沒有這份臨場感。

許定國形容如同把「太空館天象廳」搬入學校,從而認識天文知識,而校內亦計劃日後用魚眼鏡按課程製作相應影片,於此播放,加深課本學習外的體驗和過程。

許定國表示,校內也提倡「樂學樂玩」方針, 「即課堂學科盡量於午飯前進行,下午則寓玩樂於教學,譬如這天文學堂,可能中文課內有講過哈雷彗星,之後就可在這星象館觀賞,實行作跨學科的應用,善用資源配合。」 

而在此課室內,亦有太空人裝備,讓小孩穿上太空衣,打卡之餘亦可想像他們在無重狀態下如何穿梭宇宙。

校園天台 購望遠鏡變身天文台

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中,部分則購置這11枝專業天文望遠鏡,部分是150mm口徑 f/7比三片式空氣分離APO折射鏡,全片幅攝影平場鏡及赤道儀等天文裝備,讓學生觀察肉眼不能分辨的天體。

得到優質教育基金的撥款,校內也購置了多部天文望遠鏡,讓學生試看星體。(相片來源︰佛教黃焯菴小學提供)

部分一枝較大的天文望遠鏡,可配太陽濾片,令它不只可觀星還可以賞日。「學生可自己組裝,選擇適合的目鏡,再調整位置及清晰度。部分成績較佳的尖子同學,還可做天文大使的角色,引領同學探索天文現象。」 待疫情稍歇教學回復正常,校長也說有機會舉辦親子觀星夜,讓家長陪同小孩在校內的天台,以天文望遠鏡將銅鑼灣的星象盡收眼底。

設星空走廊   認識二十八星宿

另外,校內也設有星空走廊,即在校舍後的斜坡空間,設計成拱頂的夜光隧道設計,涵蓋了西洋十二星座及中國二十八星宿。同時備有八大行星模型,廿四節氣卡及赤道式教學日晷等天文教材。

走廊繪畫學童心目中的星空圖像,另有10段聲音導航,同樣一掃QR code就可聽到,同樣學生之後有興趣,也可到圖書館找書看作延伸學習。

許定國表示這個天文教育的初心,不一定讓學童當天文學家或航天員,主要是引發他們探究求知的精神,方是學習的最大得着。

同場加映:高效溫書法,,令溫書更加事半功倍!即睇【下一頁

記者︰馮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