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暖身】入冬天氣凍歎雞煲羊腩煲可保暖? 中醫拆解4大暖身食物宜忌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30

分享:

分享:

天氣凍吃雞煲羊腩煲等是否可保暖?中醫會為大家拆解4大暖身食物宜忌。

近日氣溫不時驟降,在寒冷天氣下除了「烚吓烚吓」打邊爐外,最適合就是吃一些保暖食物暖暖身,譬如雞煲、羊腩煲、糯米飯及酸菜魚等。不過註冊中醫師陳泳豪認為,這類食品雖然有暖身功效,但並非所有體質適宜進食,要小心選擇。

冬天容易手腳冰冷,中醫指主要有兩種成因,可分別進食不同食材補暖。(iStock圖片)

入冬天氣寒冷,容易造成手腳冰凍,蘇安莎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泳豪就認為,可針對兩種成因而吃不同的食材補暖。

手腳冰凍第一個成因是陽氣不足,即體內熱能不足,身體就會怕冷,這類人士可選擇羊肉作食療,或飲生薑紅糖水,同時要注意多保暖。

第二個成因就是氣虛或氣滯,即使陽氣足,但礙於氣血運行差,令陽氣不能運送至四肢。陳醫師說這類人士多數是軀幹不冷,但手腳冰冷,建議可飲用補氣的紅參紅棗杞子茶,或是疏肝理氣的陳皮玫瑰花茶。

註冊中醫師陳泳豪(被訪者提供)

「天氣凍更應盡量避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如沙律、刺身及蔬菜汁等等,其次要避免吃非當造的食物,如冬天不應吃西瓜或冬瓜等,增加寒氣。」而每逢入冬也大受歡迎的雞煲及羊腩煲等食物,雖然有助暖身,但陳醫師說並非每種體質人士也適合,進食前應先了解清楚自己體質,以免造成反效果。

1.雞煲

主要材料有雞、辣椒、花椒及八角等,中醫認為雞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可紓緩體虛造成的乏力及頭暈,而配料性味屬辛溫,可驅寒暖胃,適量進食能改善怕冷、氣血循環不佳的情況。

不過雞煲一般偏辛辣,易損脾胃,造成口乾口苦、生暗瘡、便秘及口舌生瘡等上火症狀,亦有發散出汗作用,使皮膚腠理打開,如吃後沒注意保暖,反而更易感染風寒。

陳醫師不建議用雞煲湯底打邊爐,因湯的油份及鈉也過多,且湯有辣椒相當辛辣,會影響健康。(資料圖片)

陳醫師指氣血虛弱、陽虛及虛寒體質人士適宜吃雞煲,這類人通常面色偏白、容易頭暈及氣短,但應少油少辣,以免對脾胃造成太大負擔。

相反,若有濕熱或陰虛體質、容易上火及年過50歲人士都不宜進食,否則會陽熱過盛或上火。如平日已有腸胃病問題,甚至會令病情惡化,嚴重者有機會出現劇烈胃痛、嘔血或屙黑糞等,應避免食用。

吃雞煲時可配搭能消滯的酸梅湯,或在餐後 1 小時進食適量雪梨,要連皮吃,可潤肺理氣,有助紓緩對肺臟影響。(iStock圖片)

2.羊腩煲

中醫認為羊肉具有「補體虛,祛寒冷,溫補氣血;益腎氣,補形衰,開胃健力」作用,可改善容易疲倦、腰痠無力及夜尿等情況,並有驅寒、暖身及減少患上風寒等作用。

進食羊腩煲要注意配合天氣變化,如在氣溫暖和日子進食,有機會引起上火症狀。(資料圖片)

羊腩煲較為進補,適合氣血虛弱、虛寒體質人士食用,可改善氣血循環、紓緩乏力、無精神及易疲勞等情況。如大病、手術或產後適量進食,亦有助氣血回復。

但肉類本身較難消化,進食羊腩煲後或會消化不良、滯食及腹脹,而且羊肉屬溫性,如配搭辛辣調料烹調,有機會溫熱過度,形成上火,體質濕熱或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

陳醫師補充,患有炎症或慢性疾病的人,如高血壓、肝炎或癌症患者,更應避免進食羊腩煲,因為進補會助長病邪,令病情惡化。

3.糯米飯

糯米性味偏溫熱,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功效,亦可保持身體和暖。體質寒虛者,即常因體虛而出淡汗、因血虛而易頭暈、因脾胃虛寒而易肚瀉等人士皆適宜食用,而糯米亦是進補食物,也適合病後、產後及手術後人士食用。

生炒糯米飯一般較油膩,糖尿病、高膽固醇等長期病患者不應過度進食。(資料圖片)

陳醫師亦提醒,糯米消化速度快,但亦是人體不能完整消化的食物,故很容易造成短時間內血糖急劇變化,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建議可配搭有助消化的烏龍茶飲用。

與羊腩煲類同,體質燥熱、有消化道炎症者,以及三高患者都不應食用。有骨傷痛症者亦要避免,因糯米性質黏滯會阻礙散瘀消腫,影響康復進度,甚至加重疼痛。

長期或過量食用糯米,更會加重腸胃負擔,出現如胃痛、胃脹等情況。

4.酸菜魚

中醫認為魚類多屬於味甘性平,不寒不熱,適合大部分人士食用,而酸菜則由芥菜醃成,屬性偏辛溫,有開胃消食及驅寒之用。不過由兩者合成的酸菜魚,則屬高油、高脂及辛辣,會刺激脾胃,容易造成脾胃虛弱,影響氣血,造成體內聚濕。

中醫提醒應避免在春天進食酸味食物,否則會阻礙肝氣疏洩,令肝氣過旺,抑制脾胃功能。(資料圖片)

體質寒虛者可以小量食用,以助驅寒。但由於酸菜是醃製品,含大量草酸及鈣,會增加腎結石風險。長期食用醃製食物亦有機會致癌,應考慮其他較清淡的煮魚方法。

他亦推介一款清火降脂茶,可配搭酸菜魚進食。先將10朵甘菊花及10片乾山楂,以細火煮10分鐘後,再加入5克普洱茶,待涼後最後加入兩湯匙蜂蜜攪拌即成,有助清熱袪火。

記者︰黃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