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欄】八達通不是自動生錢的「魔術卡」 校長:利是錢灌輸子女理財哲學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1/02/08 13:21

最後更新: 2021/03/17 15:06

分享:

分享:

校長建議家長可利用利市錢灌輸理財哲學。

辛丑牛年,祝大家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農曆新年多是孩子喜歡的傳統節日,一般來說,學校下學期多在新年前後展開,這亦代表小朋友在年假期間可暫且放下考試及溫習事宜,開開心心與父母到不同長輩家中拜年逗「利是」。

「利是」在北方稱作紅包,泛指包著錢幣的紅紙封套,派紅包是中國新年習俗。相傳在除夕夜將紅包放置於孩子枕頭下,能有「壓驚驅邪」效用,因此又稱「壓歲錢」。起初,「利是」只是由父母派給自家孩子的壓歲錢,後來慢慢擴展到親戚鄰居之間的互相派送。
 
利是錢灌輸理財哲學

已為人父母的你,兒時也許都有把「利是」錢儲蓄或交由父母代為「保管亅並存入銀行的經驗,那是當年最好的理財方式。但大家可曾想過,在電子貨幣廣泛應用的今天,孩子因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目睹父母透過各式各樣的科技模式進行電子付費,而孩子自己又擁有個人八達通,而八達通內可使用的款項亦由家長預先存入……此舉可會令孩子對金錢及錢財管理的概念變得非常薄弱?
 
其實我鼓勵家長可以藉由「利是」錢與孩子進行理財教育,並在孩子收到「利是」後與他們一起「拆」利是,計算「利是」錢所獲總額,以培養他們對金錢的概念。然後再讓小朋友運用部分「利是」錢為其八達通增值,好讓他們了解八達通並不是一張「魔術卡」,之所以能利用八達通咭乘搭交通工具或購物,全因為已預先將金錢以數碼化方式儲存在帳戶內。

此時,父母亦可灌輸他們應為個人選擇及付款負責任,使其明白「拍咭」後即代表金錢經已使用,並不能退回。也要向孩子說明購買的物品如超出了八達通帳戶內的存款額,便進入了預支程序,此時需要存入款項(如「利是」錢)去補回差額及增值才能繼續有效使用。
 
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 是現代社會的一項核心生活技能,自小為兒童進行理財教育,可為他們長大後的理財規劃奠下良好基礎。

TOPick推出小學各級工作紙,參考名校精選試題,鞏固知識,緊貼學習進度。立即免費下載︰bit.ly/2X96KAZ

【hket TV家庭台】《湊得輕鬆啲》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https://bit.ly/35z6COD

撰文 : 許定國校長 佛教黃焯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