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醫院|北大嶼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本月底率先啟用部分病床 病房設多個智慧元素實現「無紙病房」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2/16 07:00

最後更新: 2021/02/16 10:47

分享:

分享: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每間病房設有6張隔離病床。(林宇翔攝)

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旁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本月底起啟用F座48張病床,接收輕度至中度確診病人。中心設置多個智慧元素,引入「無紙病房」概念,利用平版電腦記錄病人病情及個人資料,實現「無紙化」,以減少病區物資傳遞。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設有6座病房大樓,合共提供816張隔離病床,本月26日會首階段啟用F座下層48張病床,其後再按疫情需要分階段啟用其他病房。醫管局高級行政經理(基本工程)翟榮邦表示,工程分為3期進行,僅用120日就完成,有賴逾4000名工人分為三班制日以繼夜的不斷工作,完成工程以解決其他醫院的負壓病床壓力,

要建立救急扶危的醫院一定要快,多個部門的同事為了傾設計有時都會做到好夜,工人都日以繼夜的工作。

點擊圖片放大
+16
+15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規劃及發展)曾子充指出,每座病房大樓設2層病房,每間病房設有6張隔離病床及一個獨立洗手間,每層設有2個護士站,方便醫護監測病人;中心加入「醫患分隔」的設計概念,確保醫護人員及確診病人從不同通道進出,減低感染風險。

為配合醫管局的智慧醫院發展,病房加入不少智慧元素,當中更採用「無紙化」,減少物資的傳遞,以及醫療紀錄出現手誤等。另外,病房配備智能身體檢查站,讓病人可以自行量度血壓、體溫等,有關資料會自動上傳到平板電腦的系統,至於針對中度病情的病人,病房內亦設有可移動的維生指數機,由醫護為病人量度維生指數,再自動化傳到每張床頭的電子顯示板,讓醫護可以一目了然得知病人的資料。為配合病人需要,每個病房更設有WiFi以及USB及Type-C充電插頭。

翟榮邦又指,項目是應用最新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建造,採用「先裝後嵌」的概念,所有的模組單元先在內地廠房預製,至去年10月底運到工地,再由工人在11月已完成組裝,而每間病房均以3個模組單元組成。房間利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只需要掃瞄病房內的掃瞄碼就可以得知牆內的喉管及裝置等,方便遙距監測及日後維修;另如醫院突然停電,後備電亦可使用約8小時。

TOPick登陸MeWe啦:https://mewe.com/p/topick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郭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