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港大發現99.6%港人基因對最少一種藥物過敏 倡記錄病人對本地36種常用藥物基因測試增處方藥成效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3/09 09:00

分享:

分享:

港大倡記錄病人對本地36種常用藥物基因測試增處方藥成效。(港大提供)

現時醫生處方藥物時須逐次化驗,病人基因會否對藥物產生敏感,導致治療時間增加。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學系臨床副教授鍾侃言表示,99.6%收集的港人基因數據對最少一種藥物過敏,包括治療膽固醇和心臟病等本地常用處方藥,他建議醫管局記錄病人對36種本港常用藥不良或過敏反應的結果,加快病人用藥的時間。

鍾侃言憶述,於2000年曾臨床診斷一名5歲患有腦癇症的小朋友,服藥後雖病情穩定,但兩周後出現皮膚灼傷徵狀,因為當時沒有藥物基因檢測,未能發現該名小童的HLA-B基因,對其服用的腦癇症藥過敏,以致當時女童需要入院觀察一周及須額外服藥治療,直到10年後醫管局開始使用基因檢測,才發現她藥物過敏的情況。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收集了1,116名港人的基因數據,發現99.6%數據對最少一種的藥物過敏,而過敏的藥物包括36種本地醫生常用的處方藥,當中最多人現不良反應的3種藥物,包括治療膽固醇等的降血脂藥「辛伐他汀」、心臟病的抗凝血藥「氯吡多」,以及消炎藥「布洛芬」,分別佔本地藥物處方量25.81%、57.21%及5.39%。

研究團隊包括于浩聰、鍾浩宇、崔俊明、譚廣亨、鍾侃言、陳志峰、劉宇隆、李素輪、楊傑燊、鄧詩敏、鍾靖恩及陳俊諺。(港大提供)

鍾侃言指,病人的基因出現變異會影響藥物的療效,他以降血脂藥辛伐他汀為例,過敏或有不良反映的病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甚至全身疼痛無力,團隊將研究結果結合2019年所有公立醫院藥物處方的紀錄,推算納入研究的36種藥物有機會影響逾100萬名現正服用上述藥物的本地病人,佔香港人口13.4%。

他建議,醫管局將病人測試所有藥物基因的結果,像電子針卡紀錄一樣存入病人個人醫療檔案中,讓病人到任何一間公營醫院,該院的醫生都可以得到相關資料,有助醫生針對不同病人處方合適劑量的藥物,加速病人獲得診療的時間。他指出,醫健通系統多年來不斷改進,亦儲存了不少容量大的相片,如X光片,相信醫管局的系統有能力可以處理這樣數據。

情侶談戀愛時,有機會因各種原因分手,最新一集TOPick診症室找來輔導心理學家,教你如何安慰分手朋友:

TOPick登陸MeWe啦:https://mewe.com/p/topick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陳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