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殺女童】案中女童嚴重感染病癥普通家長亦能察覺 專家指至少應帶小朋友求診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3/12 17:50

分享:

分享:

5歲女童涉被親父及繼母謀殺,案件今於高等法院續審。(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5歲女童疑遭父親及繼母虐待致死案今(12日)於高等法續審,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以專家證人身份出庭作供,他在辯方盤問下指出,面對如案中女童一般的嚴重感染病癥,普通家長亦能察覺異常,即使家長不知醫學上嚴重性,亦至少會帶小朋友求醫。

代表父親的大律師吳政煌今盤問何栢良時問及,一般家長或照顧者是否或無法察覺小朋友受感染的癥狀,何則回應指根據他多年來的經驗,家長或照顧者會認知到。吳又指即使是醫生診症時,亦可能會忽略某些病癥而「睇漏眼」引致病人死亡,何回應指醫生診症跟家長照顧小朋友是有分別的,醫生初期斷症時只會跟病人接觸數分鐘,當下醫生或有可能誤判,但若然醫生發現小朋友出現無法站立或坐下、呼吸急促等情況,醫生亦會讓病人留院觀察。

吳續指,一般來說,家長或小朋友對病癥的描述是否完整,是取決於他們的表達能力、教育程度及家長與小朋友之間的關係等因素。何同意每個人的表達能力有差異,但若然照顧者很留意小朋友,自然能夠將其病癥詳細描述,相反,若然照顧者不理會小朋友死活,則未必能描述小朋友的身體狀況。尤其在虐兒個案中,照顧者通常更會說謊。

吳又問及對於欠缺醫學知識及衛生常識的家長,他們或會誤以為小朋友肚瀉只是失禁,何則表示不同意,並指正常和肚瀉的糞便有分別,普通人毋須受過醫學訓練都能分辨。吳續指即使普通人分辨到不同之處,他們亦未必知道醫學上的重要性,何則回應指正常的家長發覺有異常的話,會帶小朋友向醫生求診。

吳又指出根據何的專家報告,小朋友感染腸炎沙門氏菌後,其主要器官再出現二次感染的機會率僅200分之1。何回應指數據未必適用於Z身上,因為Z身上有兩個重要因素,包括Z因被虐待而胸腺萎縮,以致免疫力大大減低,以及Z身上有多處因虐打造成的傷勢,才引發二次感染。

吳質疑上述因素只有受過醫學訓練的人才察覺得到,何認為一般人或不知道胸腺這一點,但傷患處理不當會有感染,則是最普通不過的常識,尤其是在有大量傷口、傷口面積大、傷勢嚴重的情況下,普通人都會知道有高感染風險。案件明續審。

涉案父親(29歲、運輸工人)及繼母(30歲、主婦)同被控1項謀殺罪,兩人早前願意承認誤殺罪但不獲控方接受,另外兩人亦已承認2項殘暴對待兒童罪;而涉案繼外婆(57歲、會計文員)則被控4項殘暴對待兒童罪。

法官就本案頒下匿名令及限制報道,不能披露涉案被告、事主及證人資料及相片,包括住址及所就讀學校等,違令或涉藐視法庭。

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楊詠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