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藥材】子薑+生薑+老薑功效大不同 中醫:四肢冰冷+消化不良人士宜吃薑【附祛濕茶療及湯療】

保健美顏

發布時間: 2021/03/17 11:45

最後更新: 2021/03/24 11:47

分享:

分享:

薑是常見食材,但薑都有分不同種類及吃法,吃得對薑還可以保養身體,註冊中醫何慧欣教我們如何吃薑及推介對抗春困、以薑入饌的茶療及湯療。

點擊大圖了解不同薑:

點擊圖片放大
+5
+4

普遍薑的特性

薑性辛,溫。歸肺、脾、胃經。普遍的薑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經常適用於,風寒初起,感冒的咳嗽,甚至是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不適。另外,生薑皮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不同種類的薑或薑製品的特性

何醫師指大家可以透過薑的生長時間來區分不同的種類,生長時間由短至長分別有子薑、生薑及老薑。而薑製品亦有乾薑及炮薑,它們各有特色。

子薑/嫩薑:新鮮帶嫩芽的,外皮非常薄又軟,表面光滑,非常淺黃,頭端有紫紅色的鱗片葉,常見帶著綠色的莖。子薑水分足,纖維少,一般多用於作醃製佐菜用,入藥較少用,可以開胃健脾,增加食慾。

生薑:適宜選擇肉質比較飽滿,外皮充滿光澤,它亦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

老薑:外皮顏色較深,呈土黃色,表皮厚而粗糙,味道比生薑辛辣,纖維豐富而水份少。有暖胃潤肺、祛濕除風寒的功效。

乾薑:生薑鮮切片晒乾為乾薑。性味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乾薑溫熱效力更強,可以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功效。

炮薑:乾薑經過炮製則為炮薑。把乾薑在白鑊中用武火炒熱,再加入乾薑片翻炒,炒至表面鼓起呈棕褐色。味苦性溫。歸脾、肝經。強於溫經止血、溫中止嘔的功效,效力雖緩但持久。

適合吃薑的人士

何醫師表示外感風寒及素體陽虛人士比較適合吃。這類陽虛體質的人士一般常見面色較為蒼白、惡寒怕風、四肢冰冷、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

薑尤其是適合吃生冷食物後容易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情況的人士。

不宜吃薑的人士

身體出現明顯熱象,例如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目赤脹痛、牙肉腫、流鼻血等症狀的人士忌服。進食薑之後會在助熱生火,會令身體的熱象加劇。

外敷薑達至去水腫及驅寒作用

除了吃薑可保養身體,把薑外敷都可達至養生效果。何醫師表示生薑含有薑辣素,可以刺激皮膚,令毛細血管擴張,增加皮膚血流,令局部皮膚出汗及有祛寒的作用。

點擊藥材及海味正確存放方法:

點擊圖片放大
+3
+2

適逢春天來臨,天氣潮濕,大家容易遇上春困問題,何醫師為大家建議一款祛濕茶療及湯水。

春日祛濕薑茶療(1人分量)

功效:行氣和中、祛濕消滯

材料:生薑2片(拍)陳皮一角 春砂仁3-4粒

做法:先用滾水把以上材料燙洗一下,再把以上材料加入500毫升熱水焗10分鐘即可。

何醫師表示春天乍暖還寒,天氣的特點是寒濕,很容易侵害人體的陽氣,如果這個時候不慎飲凍飲或外感風寒,出現頭暈嘔吐、胃口不佳、泄瀉等情況,可以飲用上面的茶療,幫助溫脾和中,化濕止嘔。

這款茶療非常適合孕婦,有助舒緩因為妊娠引起的嘔吐不適。但留意,如果屬於陰虛火旺,或身體有熱象的人士不適合。

葱白生薑湯(1人分量)

功效:疏散風寒、發汗解表

材料:生薑4片(拍)蔥白連根2-3支

做法:先用滾水把以上材料燙洗一下,再把以上材料加入400毫升水,煲滾後5分鐘即可用。

何醫師解釋,蔥白發汗解表散寒,配合生薑,散寒解表的效果可以加強。以上薑湯最適合用於風寒感冒初起,頭痛鼻塞、惡寒等症狀。不過留意,這湯不宜久煮,取其輕清藥性。風熱感冒的人士,可見發熱、喉嚨腫痛等症狀都不宜飲用。

TOPick登陸MeWe啦:https://mewe.com/p/topick

【hket TV家庭台】《靚太廚房》美點佳餚 每周六早上新鮮放送:https://bit.ly/38pYEYI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https://bit.ly/3bebLM2

記者:王芷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