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運動】港隊壘球手為夢想奮鬥 裂骨爆眼遇難愈強無阻馳騁賽場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1/03/18 17:27

最後更新: 2021/04/07 19:15

分享:

分享:

港隊壘球手林佩君表示,希望可以在現役中,再為港隊爭取到多一次亞運的入圍賽資格

在疫情下,對於運動員來說不易過。香港女子壘球隊成員之一的林佩君 (Yaffa) ,經常處於獨自練習狀態。

壘球(Softball)由棒球發展而來,規則也非常相似,於1996年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只設女子組。「簡單來說,壘球的球較棒球的大、但比賽場地則比棒球場細,其他如球掍、手套、部分規則等都有些差異。」她解釋。

Yaffa說壘球沒有個人主義,一定要講求團隊的合作、默契、互助精神。(被訪者提供)

Yaffa自言,從小已滿有運動細胞,甚麼運動都玩下,直至中二那年,給體育老師看中,邀請她玩壘球。「那時我在學校是玩手球隊,體育 Miss 就是壘球港隊,她可能看中我速度快,便游說我不如轉玩壘球。年少無知的我,覺得玩壘球好型,於是便轉隊。」她憶述。

怎料這一轉,壘球就成為了她人生重要事項的首位,至今仍為這夢想奔馳。就如她找工作都會以不阻礙練球的時間為準則,「大家都明白在香港做業餘運動員就是這樣,追逐夢想的同時,也需為生計。我慶幸做到較自由的雜誌工作,雖然現在轉行了,卻是和運動相關的行業,而老闆也理解我的狀況,會協調好日後的練習及出外作賽的時間。」

Yaffa說壘球如人生,需要一步一步去走,過程中要不斷解難。(圖:@takumi images)

愛上壘球如人生

問她為何會愛上壘球?她傻笑道都不知何解,「最初只是覺得有型,但一玩就覺得好難掌握。單是學玩法已經令我頭暈轉向,戰術又千變萬化,要記好耐才記得明白。可能我性格硬頸,既然決定了玩,就要玩得有成績。」

當她漸漸掌握到投球、接球、跑壘、防守等技巧後,發現壘球就如人生,需要一步一步去走,是在不斷地解難後,有盼望地在最後都會走到終點。

「壘球由本壘開始,去到第一、第二、第三壘,再回到本壘,才拿到1分,其實是一個推進過程。正如人生中每個階段,可能遇到不同的困難或經歷,像去到第一壘的時候,可能需要隊友幫忙推進,當到達第二壘時,又會遇到不同情況,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

她說壘球沒有個人主義,一定要講求團隊的合作、默契、互助精神。而且她認為人生不會只是自己一個人在經歷,而是不斷有不同的人在身旁陪著走,所以有同路人是相當重要的。

做雜誌編輯時,有幸和飛人保特做訪問。(被訪者提供)

疫情下情緒低落

因此去年疫情期間,不能和隊友們一起練習,是難捱的日子。「在家練習有時會開Zoom見下面,一起做下體能。」

點擊圖片放大
+6
+5

「實在不能再浪費時間,我希望可以在現役中,再為港隊爭取到多一次亞運的入圍賽資格。2018年時首次贏得這資格,是香港壘球隊多年來的最佳成績!」她興奮地說。

遇難愈強的意志力

不說不知,香港女子壘球隊成績一直不俗,近年更是成續飛躍,晉身打亞運,更差點可以參與東京奧運。Yaffa說,以前從沒想過可以參加這類大型比賽,對業餘運動員來說,沒有甚麼比得上能參加國際比賽,可以更加肯定到她們所付出過的努力。

話說那次的亞運比賽資格,實在得來非易。她在那次集訓期間受傷,險些不能出賽,「全隊人好專注地到廣州集訓,練習時給隊友一個壞球打到左膝。初只感到少許疼痛,但一照X光後,知道骨裂即爆喊。那時距離比賽只有一個半月,醫生叫我死心,應該來不及康復作賽。」她不服氣道。

左膝骨裂仍堅持練習。(被訪者提供)

正是她這股遇難愈強的精神,她先是按醫生指示,兩星期內乖乖吃藥休息,跟著按部就班做物理治療,發覺康復情況理想,但要出賽又的確有風險。

「我不斷和自己講一定要出賽,我相信心理質素強的話,能超越生理上的不足。結果我和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可以用繃帶紮好膝頭,再食點止痛藥,應該可以撐得住出場。」她笑說。

疫情下獨自在公園練體能。(被訪者提供)

結果,她可以出賽之餘,還打了一場勝仗。她對壘球的熱血,一直都是這樣的澎湃,而且意志力驚人。今年33歲的她,直言還可以再打多幾年,「亞洲有不少勁的壘球手都近四十歲,我還有一大截!不過,我都正在讀教練班,未來的路都會朝著這方面走。」

壘球,已和她的生命合而為一了。

記者:郭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