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生死邊緣終尋目標 動畫師盼制啟發人生動畫
發布時間: 2021/03/29 00:00
生活在基層的青少年,往往經濟、家庭、成績等原因對前路毫無概念,出身基層、29歲的徐誌謙同樣走過一段迷茫的道路,在職場兜兜轉轉仍未摸清自己目標,直到大病一場徘徊生死邊緣,才對自己甚麼都無實現,感到不甘心。
阿謙試過不同興趣後,他偶然見到教育機構的動畫師課程,學懂新技能後,更有幸參與本港動畫電影的製作。他指自己與同齡人一樣,童年深受動畫影響,尤其彼思工作室(Pixar)製作、反思生命的電影。現在他正在機構作為動畫導師,以過去經歷影響同為基層的青少年,更期望將來能有自己團隊,做到影響生命,反思人生意義的動畫作品。
教育機構樂言社自2015年起舉辦動畫班,培訓基層青少年的技能,幫助他們尋找出路,29歲的徐誌謙曾在2016年參加課程,現在亦是的動畫課程導師,除教導青少年技能,也是一班青少年的人生導師。
阿謙表示, 自己出身於基層家庭,讀書時一直沒有想過發展方向,中七A-Level考試成績不是特別「標青」,加上對升學概念模糊「唔知自己讀大學有咩方向」,頓時陷入應該升學還是投身社會的難題。最後,他因想幫補家庭開支,選擇了工作的道路。
他憶述,當時自己都未知方向下,嘗試了不同工種例如銷售,之後轉向文職,期望在工餘時間找到興趣,變成職業。
徘徊了2年多的時間,不料阿謙突然患上急性肝炎,卧床期間醫生更一度稱若無合適的肝更換,他就可能無法活下去。阿謙記得,當時在生死之間,不甘心的感覺從心頭湧現:「我廿幾歲,但好似咩都無做過!」幸好他奇蹟似的康復,覺得自己不能再蹉跎,要快點找到想做的東西。
大病過後,阿謙不斷嘗試興趣,畫過油畫、吹過色士風、玩過攝影,再經過2年多,2016年他偶然見到樂言社的動畫師課程廣告,感到終於找到想要的東西,「我想要一份有生計,同時對它有熱情,又有意義的工作。」
阿謙透露,自己小時候與同齡人一樣愛看動畫,當時的日本動畫熱血,影響他一直想找到一個能實現的目標。他亦很喜歡彼思的動畫,「有些動畫不是只供小孩看,反而能夠令人反思生活、人生的意義,看完後我能得到很多東西。」因此,他很想有自己的團隊,做出帶給人啟發,或令人感動的作品。
他說,在這一刻能夠作為動畫師教導學生,已經是有意義的事,也算是朝著自己目標方向走,就像正在建立、帶領團隊。他又指,這班學生與他一樣出身基層,也正在經歷人生的迷茫,正因為自己經歷過,故好著緊好想幫到他們,想起當時他沒有目標也是很辛苦,「每日起身就埋怨自己仲諗唔到條路」,所以十分明白一班青少年的焦慮。
談到做動畫的過程,阿謙強調一定要堅持,例如專業班的畢業作品約為30秒長,視乎複雜度,制作期長1至3個月不等。他續說,制作動畫前已需要設計角色、劇本和故事,然後在電腦為角色建模、建立骨架、設計動作、添上質感、打光和渲染,才能完成動畫。
他認為,最困難的步驟是建模,因為多數學生剛剛接觸3D繪畫,對於軟件運用不熟悉。他舉例,3D角色由點、線、面組成,角色模型上會有線條顯示其曲面,倘有關的線條不平均,將影響之後的工作,如加上動作後整個角色會崩潰,需要在建模修正。
阿謙回想,當時在動畫師班畢業後,有幸參與制作本港動畫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而且正正是制作自己最喜愛的動作部分,十分興奮。不過,他實際參與動畫制作後,亦察覺自己經驗不足,遇上不少挑戰。
他最深刻的是,他和其他畢業生需要按著故事概要,為該場景的角色設計動作,但角色的姿勢、線條、肢體動作及如何演繹,都需要經驗和美感,以致達不到要求,幸好在前輩的幫忙下,加上辛苦工作,包括兩晚通宵,終能完成修訂,「可以在香港的電影院,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作品上出現,是很榮幸很開心的事。」
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樂言社530萬元,推行為期3年青年動畫師培育計劃,幫助基層青年,詳情請看:【下一頁】
TOPick舉辦「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即按此參加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徐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