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改革】劉智鵬:通識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非避免跟國民教育撞名 「當代世界」主題內容再濃縮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3/31 21:37

最後更新: 2021/03/31 21:37

分享:

分享:

高中通識科將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資料圖片)

面臨重大改革的高中通識科將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發展議會今日(3月31日)宣布通過4個高中核心科目優化方案,通識科改名後仍屬必修必考,但不設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3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並會為學生提供前往內地學習機會,期望在2021/22學年於中四級起推行。教育局表示歡迎有關建議,會盡快公布優化4個核心科的詳情。

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透露,參考本月初的學校問卷結果,「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他記憶中最多人選擇的名稱,故未有建議採用其他名稱;據教育局早前向中學發出的問卷,共提供5個擬名,除獲採納的新名,亦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公民與文化科」及「社會教育科」。

對於被指疑避免跟2012年擱置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混淆、撞名,劉智鵬稱難免引起外界猜疑,但認為無必要避用「國民教育」字眼,他又認為新名符合課程內容有「公民」及「社會發展」的要素。

優化方案維持早前建議的3大主題,但劉透露,委員會最終提交的優化方案,將第3主題的「當代世界」內容再「濃縮」。他解釋,曾有教師關注該主題內容太多,故學界問卷提出將部分課題以「逐年輪換」的方式作為公開試評核範圍,惟最終有意見認為輪換的做法不妥當,故索性刪減部分內容,相關主題課時維持不變,以讓教師有足夠時間授課。

參考諮詢文件,其中一題問及學校是否同意將部分課題如公共衞生、科技、經濟發展及可持續發展,以上述方式輪換考核。

TOPick舉辦「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即按此參加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