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學校推VR學中文中史及國民教育 編程重塑古詩情景與李白諸葛亮「對話」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4/13 07:00

最後更新: 2021/04/13 18:30

分享:

分享:

3名中四生難忘透過VR穿越到古代及看到耶穌誕生等場面,左起為麥琳、李楚臻及李卓彤;其身後為結合中文中史科課題的VR遊戲。(馮漢柱攝)

銅鑼灣直資傳統名校聖保祿學校獲政府「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資助逾600萬,6年前起試驗虛擬實境(VR)教學,讓學生製作VR動畫,重塑詩句情景、與詩人李白「行街」等生動方式學中文中史,至今在多個學科及國民教育使用 ,並投放資源到創意媒體科及AI等STEM教育,成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女校一般較少人選修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科(ICT),本學年中三選修人數按年急增2倍,近年畢業生在大學選修STEM相關學科比例亦見上升

校方擬申請「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提供的100萬元資助,延續試驗項目,下一步研究讓學生在校內經營無人商店,以進一步推動跨學科的STEM教育。

跨學科協作 與古人「對話」

聖保祿學校是「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獲選8間夥伴學校之一,自2015/16學年開始,計劃為期8年,現已踏入第6個學年。

協助籌辦校內STEM教育項目的數學科教師李潤佳表示,推動STEM教育旨在讓學生在課堂內外嘗試解決真實的問題,不同於其他學校,該校只投放小量資源到機械人及物聯網(IoT)等,並集中投放到VR、擴增實境(AR)、創意媒體及網頁設計等軟件,上學年亦增設人工智能教學。

計劃首年結合中二級的中文及中史科部分內容,與ICT進行跨學科協作,透過模擬歷史場景的VR動畫影片,教詩詞、較艱深的文言文及成語等。校方採坊間現成教材,或讓學生自製相關課題的VR影片,作為上述兩科及IT科的功課,學生樂在其中亦提升學習興趣,有學生曾模擬李白在《靜夜思》「舉頭望明月」的思鄉情節,甚至讓玩家與古人對談互動。

校方亦將VR教學推展到部分年級的地理、歷史及宗教等科目,最近有學生製作VR影片,介紹何謂廣義及狹義的國民教育;校方擬於新學年拓展VR教學到中一英文科,教授莎翁名著;至於教育局要求中小學推行的國家安全教育,該校教師稱暫未有計劃建立相關的VR教學。

更多VR教學及其他STEM教育範疇發展情況即看:

點擊圖片放大
+5
+4

教師:沉浸式VR 易明抽象概念

多名中四生均難忘初中的VR體驗。李楚臻同學曾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對話」,「他在說文言文,我好像去了古代探索。」VR體驗更成功勾起她的學習興趣,促使她其後選修中史科。李卓彤同學曾編程模擬唐詩所寫的場景,設計過程可加深其對詩句的認識,有助背誦。作為天主教徒的麥琳同學,更難忘在宗教堂「看到」耶穌誕生,對她來說是「神奇」的體驗。

兼教地理及歷史科的區子嘉說,沉浸式的VR教學,比單看2D平面影像更有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她曾用網上360度相片讓學生參加「虛擬導覽」學習「水的煩惱」等核心單元;另提供VR遊戲,玩家在海底要詢問每條魚遇到哪些水污染問題。

本學年選修ICT人數急增2倍 料初中STEM教學奏效

區子嘉指,學生製作VR影片前,需熟悉相關課題概念和內容,可間接提高成績。她亦發現學生對於曾用STEM教育的部分科目提升興趣,例如選修地理科的人數,近年每年持續多5至10人選修。而今年中三選修ICT的人數更多達2班、共約60人,按年急增約2倍。

創意媒體科教師黃祉齊說,該校學生過去傾向選文科,「IT以前一直喺女校唔係特別受歡迎科目」,有20人已算多,相信近年初中加強推STEM,選修人數會愈來愈多,「中一、二有多啲機會接觸,知道IT係乜,唔係拆開啲機砌嘢,咁佢哋就無咁驚。」

其教授的創意媒體科,則教學生運用新式媒體講故事,更成功挽救瀕臨「冧班邊緣」的學生,即看:【下一頁】

擬申資助 試營無人商店

李潤佳說,學校在上述計劃共獲政府撥款約600萬元,現已動用400萬元,主要用於聘請教師、添置及提升電腦硬件和軟件。他透露,校方擬申請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的100萬元資助,延續試驗項目,或建立平台讓學生嘗試新技術,例如在校內設無人商店,讓學生組隊營運,處理入貨、宣傳及付款流程等;校方將審視學生的計劃書,所涉及的IT成分、產品質素及市場推廣計劃等。

5000元電子消費券料暑假登記,即看申請資格及登記方法:https://bit.ly/3uOA7pT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黃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