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女子患玫瑰痤瘡面部刺痛似火燒 皮膚科醫生指長時間戴口罩或加劇症狀
發布時間: 2021/05/06 00:00
近日天氣愈趨炎熱,市民外出要長期戴着口罩可能會焗住皮膚,導致面部泛紅,甚至長出凸出一粒粒的丘疹,皮膚科醫生提醒,市民可能誤以為生暗瘡或皮膚敏感,但其實是玫瑰痤瘡。
現年28歲的Kisa容易皮膚敏感,兩年半前面頰泛紅並感痕癢,大半個月後仍未消退,後來更會刺痛。熱愛運動的Kisa於疫情期間都會到健身室運動,但戴着口罩僅運動兩日就令病症更嚴重,她形容過程超級辛苦,「皮膚好像比火燒般刺痛,連眼睛都會覺得熱,如果皮膚敏感通常抓癢後會舒服點,但是今次是會愈抓愈痛,我辛苦到任何事都做不到。」其實Kisa是患上玫瑰痤瘡,獲醫生處方口服及外塗藥後情況就好轉。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解釋,玫瑰痤瘡是因血管持續擴張而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血管在長期充血下會出疹。他分析,因口罩不透氣,會焗住及刺激皮膚,令面部血管擴張,導致病況加劇。春夏天時患者性況會更差,因天氣熱的時候,血管擴張會更厲害。陳俊彥表示,疫情期間因面部皮膚不適,如玫瑰痤瘡、濕疹及暗瘡而求診的人數上升3至5成。他亦引述國外一個關注玫瑰痤瘡機構的調查,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220名來自加拿大及德國的玫瑰痤瘡的患者,疫情期間63%受訪者因戴口罩而加劇症狀,包括持續泛紅、出現丘疹或膿皰,爆發範圍更廣等。
陳俊彥說,因玫瑰痤瘡求診的人士年齡一般介於20至40歲,女性發病率為約5%,並男性略高1%,而發病成因未完全明確,可能的成因為家族病史有神經問題,導致血管長期擴張;亦可能是皮膚表面有蠕形蟎蟲。
玫瑰痤瘡分4類型,皮膚科醫生指最常忽略眼睛型:
陳俊彥表示,不少市民會混淆玫瑰痤瘡及暗瘡,前者會於臉部有廣泛及持續的泛血管明顯、毛孔粗大、皮膚變得敏感亦不會出現黑頭;而暗瘡通常會有黑頭、白頭,僅會在爆發周圍泛紅。
陳俊彥表示,雖然玫瑰痤瘡不是嚴重的皮膚病,但處理不當可能會留疤,建議市民如有不適要及早求醫,症狀輕微的患者注意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造成皮膚刺激,再搽藥膏,就可紓緩病況;中度至重度病症的患者,要口服抗生素紅黴素、四環素,如以上治療均成效微,最後手段或需使用激光治療。
他亦建議有玫瑰痤瘡的市民要遠離誘發症狀的風險因素,包括避免接觸紫外線、不要使用刺激性的香料,或常試用新的化妝護膚品,不要進食會令血管擴張的飲食,包括酒精、咖啡、辣的食物等。
一文看清「疫苗氣泡」防疫措施,食肆須分4類營運:https://bit.ly/3xy0Jxy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黃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