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如何向孩子解釋兒童死亡及家暴案 寧養社工籲用繪本:及時輔導避免存錯誤想法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1/05/12 17:20

最後更新: 2021/05/12 17:20

分享:

分享:

(istock圖片)

五歲女孩被父親和繼母虐殺一案,深信傷透了許多港人的心。然而我們也需要問一個問題,孩子該如何面對同學的死亡?作為孩子的父母或老師,我們又該如何解釋和給予安慰?

孩子在學校中,比較常遇到同學的死亡就是——因病離世。記得就讀黃竹坑天主教小學的三年級時候,我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叫阿駿,他是插班生,年紀比我大兩歲,好像是因為搬家才來到這所學校。像大哥哥的他,小息時總是拉著我,衝進人海盡處的小食部買牛仔片,就像拼了命去奪寶一樣。可是我們不像一般的同學,小息時在操場跑來跑去,因為阿駿身體比較虛弱。

記得那個時候,學校一年頒發四次成績表,感恩阿駿和我頭三次,都列三甲之中,所以能一起到大禮堂的臺上,由馬月霞校長頒發成績表和禮物。可是在最後一次,當我排隊準備上臺時,卻發現阿駿不在我身邊。走到禮臺上,我一直往下看,想在班隊中尋找阿駿的影子,我急壞了,就連老師叫我下臺也聽不見。

自此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阿駿,也不知道他到那裡去。小時候的那個我在想,阿駿會不會又搬家呢?但為什麼不辭而別,我們可是最好的朋友啊,我難過極了。

現今科技先進,Facebook和Whatsapp群組,就像人肉搜尋器,很多人透過它們,找到失散了多年的朋友。可是我找到的,卻是震撼得令我無法接受的消息——阿駿已經死了,就在頒發成績表的前一天,他因心臟病離開了

那刻我很生氣,為什麼老師沒說、爸媽沒說,不是有家長會、家長之間不是會互通消息嗎?冷靜下來後,我知道這根本沒什麼可能,因為那個時候的香港,可能連「生死教育」這個詞語和概念,都未曾出現。老師和家長面對學生的死亡,同樣不知道怎麼解釋和無助。

然而,面對同學的死亡,如同5歲女孩虐殺案,如沒有及時做好輔導,小孩子可能會有錯誤的想法,例如「死亡係唔乖、係懲罰」、「我之前唔乖,會否都很快會死」等等,而造成負面的影響。

因此,我們誠意為大家介紹,一本叫《小魯的池塘》的生死教育繪本。內容講述孩子和父母,如何面對同學因病離世。而透過繪本實施生死教育的好處,就是如果死亡發生得太近、太難開口,繪本就能把距離拉遠,間接地談論死亡,是一個相對舒適的做法。我嘗試為大家總結,學習和討論的重點。:

1. 孩子面對同學的死亡,出現難過、生氣、難以接受的情緒

2.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和療癒哀傷,例如寫詩、繼承與離世同學間的任務

3. 老師鼓勵孩子表達對患病同學的關懷,及製作紀念同學的物品

4. 父母用孩子明白的語言作解釋,同理孩子的感受,擁抱孩子的情感

雖然《小魯的池塘》一書講述的,不是同學因家暴而離世的故事,但照顧孩子的哀傷和對對死亡的理解,原則都是相同的。而解釋此家暴案時,我們可以:

1. 家暴是孩子受到家長傷害

2. 不是小朋友不乖,而可能是家長遇到情緒問題

3. 輔導員、醫生可以幫助這些家長

4. 跟孩子說愛他、擁抱他

關於家暴的繪本--《生氣的男人》

希望在此感謝,我在臺灣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時的恩師,臺灣生命教育推手——紀潔芳教授,謝謝您教導我運用繪本實施生死教育,感謝您!

最後,我聯絡上阿駿的父母,她們感激有同學仍一直記得他,並告訴我存放阿駿骨灰的地方。那天我帶著牛仔片、維他奶去探阿駿,謝謝他小學時的陪伴,細說我成長的經過,並告訴他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

撰文 : 吳宇峰 香港寧養社會工作者學會創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