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訪問】從種菜鄉下仔到退休副校長 春風化雨40載教育學生首重輸得起

中小學

發布時間: 2021/05/14 17:52

最後更新: 2021/05/19 13:04

分享:

分享:

從種菜鄉下仔到退休副校長,鄧永康認為,是貧窮激起了他奮發的力量,他寄語年輕人,不要怕失敗,能夠從失敗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但能否喊出三聲,還得看彩數。現任錦田祠堂村村長、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退休副校長鄧永康,在64年前出生時腳踏蓮花(胎兒腳先出),幸得助產護士羅三姑——莫文蔚嫲嫲接生,撿回一命。

然而,這個腳踏蓮花的小子,生於貧窮農戶,能夠期望不受苦或少受苦嗎?或者只能不被痛苦所改變,也不要讓痛苦成為人生中的唯一。

退休後,鄧永康轉換了另一個人生舞台,除了獲選為錦田祠堂村村長,為村民服務外,還擔任母校荃灣官立工業中學「荃工校友會」主席,夥同校友行善,造福社會。(葉翠華攝)

貧窮衝擊意識︰要找出路

那年頭,家裏窮到甚麼地步?「記得小三那年,因為吃掉一片肥豬肉,被父親打了一頓。」家有八兄弟姐妹的鄧永康,家裏每餐的唯一餸菜,就是一碟蒸豆豉,挾豆豉伴雜糧,日日如是。「那天,我放學遲返,大家都吃過飯了,我竟在豆豉碟中發現一塊肥豬肉,如獲至寶,輕嚼慢嘗,香甜甘美……父親知道後,氣得湊了我一頓。」打在兒身,痛在爺心,只怨環境逼人。

鄧校長(右三)家有八兄弟姐妹,農家子弟,課餘活動,就是種田。(被訪者提供)

原來,那塊肥肉就是這碟餸菜的「膽」,每餐在同一塊肥肉上加豆豉蒸,滲出油份補充營養。「那時候,家裏煮的是大鑊飯,我7、8歲便站矮凳在大灶前煮全家人的飯,下層是米飯,上層是雜糧,即蕃薯、芋頭,子女吃雜糧,父母及長工種田付出勞力,吃米飯。」

農家子弟,課餘活動,就是種田。

11、12歲便幫手種菜,種菜芯,每50毫米一棵,篤到手指痛。記得有次種白菜,收割後拿去長沙灣菜市場賣,滯銷,菜市場的人說,得兩個選擇,在附近倒海,或運回錦田倒海。父親不忍棄掉,就運回錦田曬菜乾。那年冬天很冷,我們烚好白菜後,逐棵逐棵掛在馬路邊的鐵絲網上,十指爆坼,流着血邊掛邊喊。

熱淚流過冷凍臉頰,疼痛,不僅在肉體呈現,更在意識造成衝擊——「這些經歷促使我覺得,自己必須搵出路。」

祠堂村禮耕堂,即鄧伯裘書齋,鄧氏為蒙養學校的創辦人。(受訪者提供)

讓學生在可控下嘗試失敗

鄧永康在村內蒙養學校完成小學課程,聽從學長意見,入讀荃灣官立工業中學(荃工),參加中學會考,僅得11分。「兩個哥哥都做汽車維修,我也打算做巴士學徒,碰巧有同學想報師範,於是大家兩樣都報了,結果全獲取錄。但彼此的選擇剛好相反,他去了九巴,我進入師範;現在回想,大家當時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退休時,他是運輸署總驗車主任,而我則是中學副校長。」

春風化雨四十載,鄧永康從任教金工科及工業繪圖科開始,經歷時代、科技變革,不斷進修增值,轉型到圖象傳意科、通識科、發展IT教學,除了推動教學文化改變外,更著力提倡發展及參與海內外的機械人競賽,更於2009年獲頒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教書20年再重返大學校園進修後,我才開竅,啟發了我的教學方式︰學習其實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孩子都有他獨有的鑰匙,找對了便會成功。而我亦開始研究學生行為,特別關注SEN學童的發展。

1977年,鄧永康第一年當老師。(被訪者提供)

傳統繪圖出身的鄧永康,很快察覺到課程及教學也要按時代轉變作出調整,在90年代便建議學校引進電腦支援,為後期的新工藝科及資訊科技發展打下基礎,並積極帶領學生到海外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也參與多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贏過不少獎項。

「機械人競賽如今很普遍,但在那個年頭,我們已經走得很前。惟當時礙於資源有限,不能帶太多學生出外競賽,除了獲選拔的學生外,我堅持每次都讓一名SEN學生同行參與,雖然在照顧上絕不輕鬆,但我仍希望盡量給他們有公平的機會。」鄧永康憶述,最難忘及心酸的記憶,是有位SEN學生的母親,在競賽後接回兒子時,跪在地上感謝他們,讓她得以在兒子出生以來,有3天休息的機會。

教學生涯的領悟,除了因材施教外,鄧永康認為,教育的精粹是要教懂學生輸得起。

競賽,除了觀摩外,也是實力的展現,鄧永康帶領的團隊,也曾多次在國際賽事中奪標,但他對輸贏卻有另一種看法︰「作為老師,我並不介意學生輸。輸才是最大的得著,若次次贏的話,便以為理所當然,將來就難以面對失敗。在可控的情況下,讓學生嘗試失敗,再重新起動,才是最重要的。」

鄧永康自言,因為自己窮過、捱過、頑皮過,對青少年心理的掌握,也頗為到位。「我有個綽號叫『扶輪爛Gag王』,有時要放下身份去親近學生、理解學生,才不致離地,適當的笑料可以活化課堂氣氛,也令學習更深刻。」

點擊圖片放大
+8
+7

要為消失的母校擦亮招牌

退休,只是轉換一個人生舞台。從種菜鄉下仔到退休副校長,鄧永康認為,貧窮是一種奮發力量,兒時環境讓他明白,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在社會階梯向上爬;而入讀荃工,不僅成為指引未來方向的路,同時也讓一群識於微時的兄弟,凝聚力量結伴行善,燃起了不一樣的黃金歲月。

1961年創校的荃工,1994年完成歷史任務,學校消失了,僅留名於香港官校名冊,卻激起了舊生愛護母校的心,以「荃工校友會」名義,集腋成裘,從北上內地助學,到近年調整策略,回歸香港區培訓工作,建立長者學苑、支援弱勢兒童學習電腦動畫技術等,除了回饋社會外,還要為母校這面消失的招牌,繼續擦出光環。

早年北上,感受很深,回程時,真係能脫的都會留下給同胞。這麼多年,內地受助學生逾千人,他們都很生性、很用功,眼見有留守兒童獨自摸黑步行兩小時上學,我們也難忍淚水。

作為校友,鄧永康出任荃工校友會主席,與鐵腳師兄弟Stephen及張國英,憶起北上種種,感慨萬分。

不過,看到他們成長,投身社會,有些成為工程師、有些從事銀行業……近年,更有些受助學生捐助回饋,在自己的工作單位組織義工團,將善舉輻射出去。這是我們當年撒下種子的漣漪反應,從身邊做起,慢慢推而廣之。

點擊圖片放大
+7
+6

隨著內地環境轉佳,助學需求下降,慈善基金審視中港兩地情況,調整比重,將重心放回香港,而鄧永康的家鄉錦田,便順理成章成為香港善行的基地。

湊巧鄉委會主席鄧賀年告知,錦田青年中心重建,於是大家爽快敲定,連同旁邊前錦田南約自衞隊總部一起裝修,於2019年在後者成立錦田長者學苑,為長者提供不同的興趣班,同時亦關顧弱勢青少年的出路,在前者成立3D動畫工作室,培訓有志青少年發展專業,2019年上映的動畫《大偵探福爾摩斯︰逃獄大追捕 》,學員也有份參與製作。

鄧永康與兩位鐵腳師兄弟Stephen(左)及張國英(右),憶起北上助學種種,感慨萬分。(葉翠華攝)

錦田壁畫村是流行的打卡熱點,而錦田長者學苑的壁畫是「育心之樹」,正好與他們的初心不謀而合,鄉情、校情共建社會心。

『善從家起』一直是我們的座右銘,是荃工老師給我們播下向善的種子,這顆向善心凝聚了我們,獲得快樂和滿足。」鄧永康三師兄弟,結緣荃工,憑一個「善」字連結了逾半世紀的情誼;這令我想起歌德《浮士德》的一段話︰「心靈既不瞻前,也不顧後,惟有當下是幸福所在。

TOPick推出小學各級工作紙,參考名校精選試題,鞏固知識,緊貼學習進度。立即免費下載︰bit.ly/2X96KAZ

【hket TV家庭台】《湊得輕鬆啲》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https://bit.ly/35z6COD


記者:葉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