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眉女子】畫廊掌舵人蕭安琪傳承書畫之美 昔日收藏純為鑒賞今日變天價
發布時間: 2021/06/11 11:54
最後更新: 2021/06/11 15:22
中國書畫藏家向來是男性天下,但潔思園畫廊第二代主人蕭安琪(Angel),卻是如中環OL打扮的80後︰在上月Art Basel中的典亞藝博展,她正為客人講解他們收藏一幅明朝唐伯虎的真蹟《松風仙呂圖》,「以為Art Basel展出當代藝術為主,出乎意料地,那畫引來不少後生一輩的留意。」傳承書畫之美,柔韌的Angel如何在藝術家、收藏家的男人堆中自處,且聽她娓娓道來。
潔思園畫廊在皇后大道中,斗大的字打正旗號,滿堂錦鏽的除了一幅張大千的仕女圖外,還有林風眠、鄧芬、李苦禪等大師的作品,而張大千那張仕女圖,更是Angel滿月時的禮物,如此的「童年經歷」確是萬中無一。
經營畫廊 講求客戶信任
Angel的爸爸蕭暉龍經營中國書畫買賣,母親則熱愛書法藝術,伯父也是一位畫家,1978年蕭暉龍更創立了潔思園畫廊,小時候的Angel已生活於充滿文藝氣息的氛圍裏,身邊總有一大批書畫相伴,
那仕女圖是爸爸的友人相贈,像是慶祝我滿月,如此厚禮我爸後來則回餽他一隻價值相若的名錶。現在論升幅,那畫一定高很多,所以中國書畫除了可鑒賞,也有投資價值。
童年時的Angel,因工作關係已常隨爸爸探訪一眾藝術家朋友,耳濡目染已對書畫產生興趣,但大學時卻是在美國三藩市唸心理學。「那時確沒想到替家人打工,只想接觸一下外面的社會。因我個人內向而慢熱,不懂跟同陌生人聊天,從讀心理及後來當公關,也令自己大膽點。經營畫廊 介紹畫作 ,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信任。」
由公關行業投身爸爸的畫廊,中間其實也有心理轉折。
有次爸爸去日本收一幅畫,問我可否隨行。跟日本人做生意,要以誠意打動,他們固然希望將畫賣回給國人,但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是甚麼人和背景,會如何對幅畫。
之後返港也保持聯絡,培養感情,得到他的信任後,才安心將畫給賣給我們。過程中,我看到賣畫不純是金錢交易,有很大的滿足感,才全心投入經營畫廊。
女性畫廊繼承者 老叔父的異樣眼光
雖然自少浸淫在書畫堆中,Angel自言沒有相關的閱歷和經驗,大學更沒修讀過讀藝術史的課程,在書畫收藏界以男性主導的氛圍中,起步確帶困難。
做這行的,年紀相對較大,開始時較難得到他們的信任,一係問「你識唔識架」,一係就「不如搵返你爸爸講」,要時間做點成績出來,如做展覽會,讓他們明白後生一輩有新想法,也是慢慢積累經驗的過程。
Angel笑言真心喜歡藝術的,如前輩畫家也很願意分享他們的見解,「不懂就問,他們也很樂意討論,也是新一代和舊一輩看法的交流。」
畫廊要維生,要拿真金白銀購買作品,才可轉售營利,憑的是眼光和判斷,Angel說也有失準的時候。「作品買回來後,會放一輪才賣出去,所需的資金有很大風險。有時看好某藝術家的升幅,但最後又不甚了了。或者在拍賣場,一些作品衝動地買貴了……但買得的畫,本身一定是鍾意的,自己keep都得。書畫有時蝕少少,但可在其他的拉上補下經營。」
昔日收藏純為鑒賞 今日變天價
蕭爸爸曾言,上一代的女性書畫收藏家比例不足1成, Angel說理解那年頭的風氣。
爸爸70年代入行,其後有自己的畫廊,那時女性的經濟能力不高,書畫同古玩男人會比較玩得多。女性有餘錢,多會買『閃令令』而可帶出街的東西 ,如珠寶首飾等。
但70至90年代的書畫,那時藝術家作品多,收藏家主要以鑒賞為主,投資的成分不多,想不到今天許多作品會變為天價,80年代可能幾萬,今天已要幾百萬。
作為潔思園第二代掌舵人,80後的Angel也以推廣中國水墨畫為己任,「都會舉辦一些展覽會,但後生一輩,喜歡視覺效果很豐富的東西,最好不用思考一望就很吸引那種。要教他們欣賞傳統水墨畫,確有點難度,尤其多為黑白兩色,構圖又像差不多的。慶幸上次展出唐寅(唐伯虎)的《松風仙呂圖》,也許有傳媒介紹過,那角落就圍了不少好奇的觀眾,我也會主動向他們講解。中國和台灣都有故宮,但在香港要欣賞傳統國畫,就不是很多地方有,這也是很好的教育機會。」
Angel也說不少人以為買畫者「高深莫測」,張大千一幅潑墨閒閒地1、2億,「其實買畫,最重要你本身喜歡那作品,我也有不少90後的客戶,純為欣賞而買的,升幅如何也是後話了。」
記者︰馮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