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新冠患者病癒後記不起親友名字及日常路綫 中大招募康復者展開情緒認知研究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7/12 00:00

最後更新: 2021/07/12 00:07

分享:

分享:

中大指感染後影響認知能力機制未明,難以對症下藥,現招募更多康復者參與研究,了解疫症對情緒健康影響。(照片由中大醫學院提供)

新冠疫情持續多時,本港至今已有逾1.1萬人染疫,惟有患者病癒後持續出現記憶力下降問題,包括不記得親友名字,連日常行山路綫亦記不起,甚或有抑鬱焦慮,萌自殺念頭。中大專家指感染後影響認知能力機制未明,難以對症下藥,現招募更多康復者參與研究,了解疫症對情緒健康影響。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聯同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等展開研究,去年10月招募香港市民、曾於竹篙灣檢疫隔離的人士、醫護人員以及新冠肺炎康復者展開研究,首階段要求參與者接受問卷調查,並於6個月、12個月再作跟進問卷調查,以了解疫症對不同階層港人及患者的情緒健康影響。

負責是次研究的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麥敦平表示,至今已有128名新冠肺炎康復者參與研究,惟初步觀察發現不乏出現抑鬱、焦慮、創傷後壓力、失眠、長期感疲倦等問題,更有康復者記憶力及專注力均有下降,即使20多歲年輕患者康復後亦有類似問題。

他透露,有退休人士病癒出院後,連親友名字亦記不起,另亦有退休康復者日常於居所附近行山,惟出院後卻突然不記得山路;形容此情況於參加研究的康復者而言常見及持續,更有患者確診病癒10個月後,仍持續出現記憶力下降問題。

麥敦平稱,逾2成參與研究的康復者都出現認知記憶力或輕微焦慮抑鬱問題,更有參加者透露有自殺念頭;臨床亦見有患者留院期間相當焦慮緊張,一度懷疑罹患精神病患,及後始知屬創傷後壓力所致。

他坦言,由於新冠肺炎影響認知能力的機制未明,未知可處方的藥物,惟如有逾2成患者康復後有相關問題,屆時將「好大獲」:

這是新病,未知如何治療、當中原因、亦不知患者需面對的情況,是否屬退化性病抑或會康復,這都是未有人知。

不過麥敦平補充,現時參與研究者基數小,出現情緒認知問題比例或有誤,盼未來1、2個月可招募500名康復者參與研究,以掌握相關問題發病率及風險因素:

會否與年紀、性別、患病嚴重性以及留院時的維生指素等有關,需了解成因及機制,才可進一步想如何治療。

有興趣參與的18歲至75歲康復者可到是次「香港中文大學疫症情緒健康研究」網頁,提供姓名、電郵、手提電話號碼及身份證號碼,經核實後將透過電郵收到問卷連結。

團隊會從首階段中,抽取首150名有抑鬱或焦慮症狀者,展開第二階段為期6星期的網上心理治療研究,提供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有導師於網上為參與者提供建議及指導,待研究完成後,網上心理治療平台將開放公衆使用,盼為輕微抑鬱焦慮患者提供治療,以縮短求醫輪候時間。

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https://bit.ly/3vw84v0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陳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