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欄】「綠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學 李炳校長:教導學生身體力行保護環境

中小學

發布時間: 2021/10/05 10:24

最後更新: 2021/10/05 11:23

分享:

分享:

林校長認為,學校有責任從小教導學生身體力行,保護環境。

不少研究指出「環保」議題已一步步踏進了我們的生活。無論衣、食、住、行都對「環保」愈見重視。因此,不少學校已將「綠色教育」納入學校關注事項內,藉此希望能提高學生對保護環境的意識。而本校亦不例外,除了成立「綠色校園組」,為學校訂立環保政策外,亦定期舉辦不同的活動,務求將「環保」變成學生持之以恆的生活模式,培養他們對環境友善的態度及實踐環保生活。

讓「綠色」融入校園生活

近年來,不同的學校舉行了不少綠色活動給予學生及家長參與。以本校為例,除了「淨灘活動」及「廚餘回收計劃」外,學校更舉辦「綠色校園班際種植比賽」,讓學生於課室內栽種不同植物,同時亦邀請本地農夫到校教授種植有機蔬菜,此舉除了可拉近與自然環境的距離外,亦可將課本所學得以運用;另外,透過參與「齊惜福計劃」,教導學生把每天剩餘的午膳放進廚餘機,製成肥料,讓學生明白珍惜食物及保護環境的重要。

另一方面,學校可透過參與機電工程舉辦的「採電學社: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太陽能支援計劃」,配合校本環保政策,安裝太陽能板,令學生接觸到可再生能源以及了解其重要性。

點擊圖片放大
+2
  • 學校設有廢紙回收箱。
  • 當一切環保措施已落實執行後,便可進一步提升至另一層次——申請獲取環境運動委員會頒發的「綠色機構」及「香港環境卓越大獎」認證。這樣,一方面可令更多人認識學校在推動「綠色教育」上的理念;另一方面,亦是對學校所推行的環保教育作出肯定。

    要將環保的意識變成習慣,我們必須要將環保的行動由學校延伸至家中。除了從書本上的知識傳授外,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有趣味的活動來達至此目的,例如舉辦「日常廢棄物回收計劃」、「親子種植活動」等。另外,亦可以從跨學科專題入手,將環保課題與數學科連繫起來。

    本校曾在小四以「環境與我」為題,安排學生統計整級同學的每天沐浴時間,並製作出棒形圖,然後作出數據分析,從而思考出不同的慳水建議,藉此帶出水資源的重要;亦試過在小六以「資源及能源危機」為題,安排學生收集整級及全校老師的家中電費單,從中抽取全年的用電量數據來製作出圓形圖,然後作出數據分析及提出相關的慳電建議,從而帶出節約能源的重要。簡單來說,盡量以「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的手法把環境保護的意識從學校伸延至家中。

    作為地球村的一員,香港以至全世界都面臨環境問題,學校有責任從小教導學生身體力行,保護環境,用「減廢、惜物、再用」的理念實踐環保生活。

    最新影片推介:

    撰文 : 林嘉康校長 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