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醫生】港大教授司徒偉基因一套電影立志從醫 盡力醫治病者「最重要對得住自己」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10/27 07:00

最後更新: 2021/10/27 13:13

分享:

分享:

司徒偉基認為行醫時最重要的是「對得住自己」。

「面對不同病人都有盡最大的能力,提供最好的治療,過到自己那關就是最重要。」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司徒偉基行醫多年,曾接觸很多不知名的病症,他坦言即使理解病人徬徨無助,卻不可給予病人過高的期望。對於自己盡力醫治病人後對方仍無法痊癒,他常常感到無奈,但認為最重要的是「對得住自己」。

司徒偉基以「背包客」形式遊歷各國,最難忘是吳哥窟古蹟片刻寧靜。詳情即看:【下一頁】

司徒偉基的成醫之路與一套電影有關。在中學時期,他觀看了電影《無語問蒼天》,內容講述一名對醫學充滿熱忱的醫生,為患上不知名重症的病人大膽處方藥物,令其奇蹟康復,豈料之後病人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最終無法痊癒。電影帶給他很大的啟發,令他明白到即使醫生盡心盡力醫治病人,結果亦未必如願以償,但他強調不會因而放棄,會從失敗中學習。

有時候,結果是開心的,有時則未必能達到預期。

他在中學畢業後,成功考入港大醫學院,更順利成為了一名腸胃及肝臟內科專科醫生,並遇上人生中的「恩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副系主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雙方的關係「亦師亦友」,令他發現教授不一定是高高在上,便決定執起教鞭,以自身的經驗培育新一代的醫生。

他坦言要成為一名「好醫生」最重要的是對病人有責任感,在治療病人時,雖然明白對方有自主權,但作為醫生,他必定要為其提供最適合的治療,但同時不可令病人有過高的期望。

最新影片推介: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他在2012年被邀請到港大深圳醫院的腸胃肝臟科及內窺鏡中心擔任「開荒牛」,過程中需要花時間準備多項臨床服務等,現時中心漸有名氣,來求診的病者亦愈來愈多,

因為有很多患者之前在國内多處求醫,這可能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壓力來的。

雖然人總覺得醫生具有相當能力,但事實上,醫生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司徒偉基說,內科有很多年長的病人,曾經有一名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長者,由於其病情很差,未必可以靠治療扭轉病情,只好在有限的時間內減少病人的痛苦並安慰其家人,而即使盡了力,卻無法改變命運就是他行醫中最大的挑戰,

醫生經常面對生老病死,不過我諗最重要是對得住自己。

最新影片推介:

在內地行醫的經驗令他接觸到不同的奇難雜症,其醫術因而日益精湛,除了可將有關經驗醫治本港病人外,內地對重視科技發展亦令他得到啟發,相信在醫學上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及早診斷癌症病例,其中肝癌的死亡率較高,因當病人出現病徵時,大多屬於晚期,令治療的效用減低。現時他正與港大跨部門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發人工智能技術助及早發現早期癌症,預計未來5年至10年可應用在醫學上。

醫生爸爸重視家庭,願意放下工作陪伴子女成長。詳情即看:【下一頁】

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https://bit.ly/3vw84v0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郭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