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學習】陳國威小學參考IB教學策略創校本英文課程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11/01 00:00

最後更新: 2021/11/01 13:38

分享:

分享:

陳國威小學在初小英文科引入IB教學策略,提升英文科趣味。(陳靜儀攝)

近年IB課程備受家長歡迎,有津校率先在初小英文科引入IB教學策略,提升英文科趣味。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將於12月試行全新校本英文課程,參考國際文憑小學項目課程(IBPYP)的教學策略,自行編寫教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程將率先於小二級推行,有別於傳統教學模式,學生透過自行選擇的探究題目學習,校方希望可跳出現有的學習框架,讓學生更有趣味地學習英文。

新的校本英文課程採用主題式學習,參考的IBPYP的教學策略,即Voice(聆聽)、Choice(賦權)及Ownership(主人翁意識),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探索、發言,並可按照自己意向選擇感興趣的題目進行探究。

點擊圖片放大
+5
+4

陳國威小學原本實行圖書教學法,以英文故事書取代教科書,每學期教授約10至12本。學校將率先於小二級英文科試行新的學習模式,抽起2至3本故事書,改為主題學習。第一個探究主題為IBPYP課程下的學習單元「Sharing the Planet」,學生可選擇任何一種瀕危動物作為研習主題,並自行在網上學習平台進行資料搜集,須完成問答式工作紙,及製造人偶向老師進行匯報。

校長韋淑貞認為,比起學習知識,學校更應教學生有效地學習、有動力主動發掘知識,而非被動地接收老師傳遞的資訊。受限於津貼小學的規定,加上IB課程採取跨學科式學習,韋校長指學校不可能將整套IBPYP搬進校園,卻可引入教學策略,改變傳統課堂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初小就習慣這個模式,之後就算讓他們自己讀書溫習,學生自己都搞得掂。」學校之後的教學設計或走向非傳統路綫,例如功課不設標準答案。 

韋淑貞說,該校有2名外籍老師曾接受IB教育,加上英文科科主任的女兒正就讀IB課程,校方再上網搜尋相關知識,讓所有老師共同備課以準備新課程,校方亦購入網上學習平台。她指出,暫只於小二推行主題式課程,計劃在3年內推廣至初小三個年級,如果學生學習成效好,或會考慮擴展至高小。

該校英文科主任趙秀華認為,新的教學方法可增加學生學習時的滿足感:「本身能力較差的學生,背誦式地學習時,獲得的成功感不強;但如果研習題目由他們自己選,完成時就更有成功感。」對於新課程下如何為學生評測他們的能力,英文科老師Ms Loock說,會基於學生探索研究時答題、匯報等表現寫一份報告,着重觀察學生的能力,而非單以分數評定學生。

點擊圖片放大
+2

為了測試學生對IBPYP課程的接受程度及學習成效,校方於今年暑假期間推出為期18日的暑期課程,全校約120名學生參與。課程期間,學生學習3個IBPYP課程下的學習單元,當中包括學習各式物料及質地的「Material World」。外籍老師透過遊戲及小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自接觸不同物料,從而學習用英語形容不同物質。例如在課堂上,學生會觸摸俗稱「鬼口水」的史萊姆、將手浸進不同溫度的水,學習相關的形容詞,包括質感、顏色、大小、形狀等,亦會學習以英文撰寫製作汽泡彈的步驟。

校方在暑期課程完結後向學生派發問卷,調查發現92%受訪學生認為暑期課程幫助他們學習更多英語知識,亦很喜愛課程;約85%認同課堂令他們感到有學習興趣。亦有60%學生更表示暑假期間會自行複習上課內容。

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https://bit.ly/3vw84v0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黃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