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情複雜令病人遇表達障礙 醫生討論促改善醫患溝通

特約

發布時間: 2021/11/11 00:00

分享:

分享:

(左起)「關心您的心」主席梅卓能、副主席陳炳鴻、患上糖尿病的心臟病病人Peggy、心臟科專科醫生譚劍明醫生及心臟科專科醫生黃煒倫醫生,一同出席「醫患糖尿『心』度 Coffee Talk」座談會,合力改善醫患溝通,以提升管理糖尿病及其心腎併發症的效果。

良好的醫患關係是成功控制病情的一大關鍵,然而,很多時候面對一些複雜疾患,例如可影響身體多個器官,包括心臟及腎臟並引致相關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因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有不同的因素而難以向醫生表達自己的擔心和疑問,病人與醫生未能有良好的溝通,往往可能影響了治療的進度和效果。

調查約半數人不了解自身病情

為了促進醫患溝通,早前病人組織「關心您的心」與「康心摯友」舉辦了「醫患糖尿『心』度 Coffee Talk」座談會,邀請了同時患上糖尿病及心臟病的病人與醫生一同商討「醫患溝通」這個議題。會上,「關心您的心」主席梅卓能亦分享了最近於會內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他表示,糖尿病與心臟、腎臟健康息息相關,會內不少心臟病病友亦同時患上糖尿病,是次調查就訪問了22位患上糖尿病的心臟病病友,發現即使糖尿病可引發慢性腎病,卻約有一半受訪者不了解自己有否出現腎衰退的現象,而病人與醫生在溝通時都難以掌握病情,梅卓能說:「大部分病人對藥物及病情的潛在風險都十分關注,然而,往往因過度緊張而忘記請教醫生,又或擔心詞不達意而不敢提問。」

「關心您的心」主席梅卓能分享會內的調查結果,指出大部分會友對藥物及病情的潛在風險都十分關注,然而往往因過度緊張而忘記請教醫生,又或擔心詞不達意而不敢提問。

病情複雜 聽不明說不清

「關心您的心」會友 Peggy 正正同時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她於17年前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直至2年前確診糖尿病,其後也發現患有冠心病及心臟衰竭,最近的檢查也顯示她的腎功能指數低於標準。Peggy表示,因為病情複雜,有時候即使醫生解釋了也不能完全明白,然而,糖尿病可影響不少器官組織,令她非常擔心其他器官如腎臟、肝臟等的健康。她希望了解如何解讀檢查結果,例如腎功能指數,以增加對病情的掌握,但始終未能好好提出。

「關心您的心」會友 Peggy 正正同時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由於病情複雜,有時候即使醫生解釋了也不能完全明白。

製作病情日誌 助表達身體狀況

就 Peggy 這類病友所面對的問題,心臟科專科譚劍明醫生與其他醫生討論並提出了加強醫患溝通效率的方法,包括要提高大眾對疾病的認識,透過公眾教育如印製小冊子以加強傳播有關糖尿病併發症的知識,讓病人對病情發展有更清晰的了解。他並指出:「私營醫療機構亦可透過專科護士,向病人解釋疾病的情況,而醫生則可集中關注疾病管理。病人方面,則可提醒他們在覆診前做一些功夫,例如製作一本『護照』,或類似日誌的記錄冊,清楚記錄血糖、血壓、抽血報告、腎功能指標,以及病徵,覆診時醫生便可一目了然,更快捷掌握病人的情況。病人也可先寫下提問,免卻當面對醫生時因緊張而忘記提問。」

心臟科專科譚劍明醫生表示,病人如能夠在覆診預備一本病情日誌,清楚記錄血糖、血壓、抽血報告、腎功能指標,以及病徵,可有助醫生於診症時更快掌握病人的情況。

診症時應用適當「工具」

心臟科專科黃煒倫醫生亦分享小組討論內容,表示除了病人可製作「護照」外,在診症時,醫生可準備一些「工具」,向病人展示相關資料,「很多時候醫生向病人講解病情時,病人面對一連串的資訊,單靠聆聽未必能立即接收得到,如果在病人面前設置一個屏幕,醫生在講解病情時屏幕也顯示重點,讓病人在視覺上同時吸收,應有助他們明白及了解病情。」而有感新症病人通常對於病情有更多疑問及擔憂,黃醫生建議可預留更多時間予新症病人,詳細解釋病情及預視的病情發展。另外,他亦提到為了紓緩病人緊張的情緒,診症環境可營造輕鬆的氣氛,例如播放一些令人放鬆心情的音樂,有助病人與醫生見面時能有更良好的交流,從而促進治療效果。

心臟科專科黃煒倫醫生表示診症時使用一些「小工具」,如在病人前設置一個屏幕,顯示病情重點,應有助他們明白及了解病情。

總括而言,各位醫生都就改善糖尿病患者與醫生的溝通提出多角度的建議,讓醫護人員及機構、病人及病人組織等都能夠為建設緊密醫患關係多走一步,一起克服在管理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上遇到的挑戰,令治療效果發揮至最佳。 

此欄目資料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提供

HK-6197 03/11/2021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