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跑天后】長跑媽媽被女兒黏纏無礙練習 姚潔貞渣馬奪冠劍指巴黎奧運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1/11/10 13:48

最後更新: 2021/11/12 12:23

分享:

分享:

「長跑天后」姚潔貞,因疫情雖與東奧擦肩而過,惟她未有言棄,上月於渣馬奪冠。這位已為人母的「跑后」,最新的目標為明年的亞運及3年後的奧運。

今年本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的傑出表現,令全城久違地燃起一股久久未散的運動熱潮。原本有望晉身賽事的本地「長跑天后」姚潔貞,因疫情而錯失一個又一個的資格賽,終與東奧擦肩而過。然而她未有言棄,出戰全運會後再於不久前的渣馬奪冠。這位已為人母的「跑后」,仍然堅持在跑道上拼搏。

運動員的生涯短暫,且大多只局限於十多歲至三十多歲那段黃金歲月。而早在中學已在本地田徑界嶄露頭角的姚潔貞,卻在大學畢業,甚至工作3年後,才正式轉為全職運動員。

她自己亦笑稱:「算遲㗎!」讓本來做護士的她下定決心專攻長跑的原因,姚笑着指向身旁的丈夫陳家豪說:「因為他囉!」原來兩人從學界田徑比賽開始就認識,是互相打氣的戰友,也是愛打鬧的鬼馬情侶。交往8年後結為夫妻,至今共度過15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長跑夫妻」。

姚潔貞與丈夫陳家豪同樣為長跑好手。圖為兩人參加香港渣馬的合照。(被訪者提供)

身兼教練、老師和運動員的陳家豪同樣是長跑好手,當年察覺太太具長跑潛質,游說她轉全職。「當時只將長跑視作個人興趣、一個努力的目標。中學時多跑800、1,500米,最多5,000米。但後來做護士,只能在工餘時練跑,就很難衝,漸漸改變了訓練方式,少了衝,但跑的距離變長。就這樣開始跑10公里、半馬,發現成績也有進步。」

我記得那時即將近2012年的倫敦奧運,然後大家發現馬拉松這個項目算是有機會衝擊。

做護士 3 年轉全職運動員

姚潔貞指剛當上護士1年,毅然辭職轉做全職「全馬」運動員,相當猶豫。「因為練長距離的時間不算久,而且平時公餘練半馬已很累,再挑戰全馬心想實在太難。我便和家豪商量,再等兩年,因為做護士滿3年或6年會有約滿酬金,那做滿3年時,我便可以用那筆錢去支持自己轉全職。」在香港做全職運動員,要考慮的不只是自己的能力,更要為生活費籌謀。明明付出一切為港爭光,卻總為個人生活單打獨鬥,令人唏噓。

本地馬拉松運動員姚潔貞被稱為「長跑天后」,曾出戰 2016 年里約奧運,目標挑戰下屆巴黎奧運。(湯致遠攝)

出戰過2016年里約奧運馬拉松項目的姚潔貞,以2小時36分11秒完成賽事,創下個人最佳成績,當年在157名選手中獲第39位。原定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對她來說意義更大。

因為難得在亞洲舉行,大家都會很想參與,加上當時我跟日本教練,常在日本受訓,無論是我自己或他,也很想可以參加東奧。

不只如此,當時的她是產後復出,成為媽媽後的首次奧運,自然更有紀念價值。

可惜疫情襲來,亞洲國家的賽事不是取消,就是不准外國選手參加,令姚潔貞本來十拿九穩的奧運入場劵變得嚴峻。「能參加的比賽大減,沒有辦法。最後那場在米蘭的比賽始終差一點,怪自己沒有做好準備,因為當地的大石路不是我練開的,跑得很辛苦,不過的確盡了力。」姚所指的「大石路」,屬於凹凸不平的磚地,難度自然不低。事實上,她當日跑出2小時31分21秒的成績,已大大刷新由她保持的香港紀錄,只差不多於2分鐘時間,便能成功晉身東奧。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全運會失準後渣馬奪冠

縱然失落奧運,姒潔貞很快就重拾心情,專心準備緊接的全運會,惜再次失利。「原以為不用隔離,結果隔離後剩下的時間太短,訓練不足,自己的狀態不好,雖然盡了力,但表現失準。」影響比賽的因素眾多,作為運動員的她選擇坦然面對,從每一次的比賽中吸收經驗,為下一次做更萬全的準備,爭取勝利。正如她在10月24日的渣打香港馬拉松女子全馬組別中一舉奪下冠軍。

今年33歲的姚潔貞,直言想繼續跑下去,但是否會繼續參賽,則要看身體狀態。「始終年紀愈來愈大,訓練會比以前更累。而且現在有了女兒,時間上更難安排。以前就算做護士,還是可以在上班前、下班後練。但現在早起卻是為女兒上學做準備,等她上學後已是9點,溫度太熱難以練習。晚上,女兒又不一定會乖乖早睡,纏著你一會又已經沒有時間去練,所以難度更大!」話雖如此,熱愛長跑的她還是選擇堅持。

渣馬後的目標是明年的杭州亞運,3年後的巴黎奧運也希望能參加!

已為人母的姚潔貞在訓練以外,亦要忙於照顧 3 歲的女兒。(被訪者提供)

夫妻檔任健康大使教防中風招式

曾為醫護的姚潔貞與修讀運動的丈夫陳家豪,原來以往亦曾在醫護方面合作。「以前在醫院工作時,會接觸到一些癡肥小朋友,他們甚至已經有糖尿病。那時便有請過家豪設計一些course,教小朋友做運動,幫他們減重。」

今次以夫妻檔一起擔任健康大使。由香港中風學會和新健社合辦的「齊郁動防中風」,邀請了兩位運動員教大家一套簡單拉筋動作,希望大眾能從日常生活中減少中風機會。

來自香港中風學會的腦神經專科醫生,事前親自指導姚潔貞和陳家豪這套防中風動作,再由兩位分別示範,拍攝短片後上載網絡,希望讓更多人認識。

記者:王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