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教育】教育局推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 「勤勞」納首要培育態度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11/30 11:41

分享:

分享:

教育局今日公布試行版《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資料圖片)

教育局今日(30日)向全港中小學發出通函,公布課程發展議會轄下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編訂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重點包括加入「勤勞」作為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強調應從小加強學生的國家觀念、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另亦着重培養學生媒體及資訊素養、強調性教育及生命教育等。

課程發展議會跟進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2020年9月提出優化價值觀教育,並成立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今日出爐的課程架構會於本學年以試行模式推行,當局會透過不同平台,了解課程架構的試行情況,作為優化課程架構的參考,以便於下學年全面推行。

課程架構有6個重點,包括於在現有9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分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和同理心,加入「勤勞」,以培養學生勤奮和樂於勞動的美德,有生活自理能力、勤奮向上、有責任感及堅毅精神等質素。

另外,課程架構強調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並要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國民身分認同,明瞭身為中國人,有共同保護國家、休戚與共的責任。課程架構中亦提出,要培養學生媒體及資訊素養,能以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處理不同媒體的資訊;加強生命教育,包括認識生命的意義、積極面對逆境和挑戰等。另外兩項重點,則為強調性教育及加強禁毒教育。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課程架構從小一至中六貫通中小學四個學習階段,以中華文化作為價值觀教育的主幹,貫通各學科及課程範疇,亦提供規劃和推行策略的建議,及當局編製的資源。發言人指出,學校應依循課程架構,整全規劃價值觀教育及舉辦相關學習活動,協同各教職員、家長、校友等,推動全校參與。
   
發言人補充,會持續為學校提供資源支援,包括推出課程規劃工具、編製多元學與教資源如「生活事件」教案、教學示例等,並舉辦相關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和學生學習活動,亦會舉行簡介會,向中小學介紹課程架構的內容。

TOPick送出3000份兒童書展套票人人有份,立即登記拎走入場門券:https://bit.ly/3h8JOvu

一文看清第三針疫苗須知及疫苗種類:https://bit.ly/3BJX1BB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輯:黃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