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黃錦星指要檢視膠袋最低收費水平 現時平均每戶家庭每年仍棄逾千個膠袋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12/23 12:12

最後更新: 2021/12/23 12:12

分享:

分享: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九龍城街市常客 Joanlin 及友人 Corrin「裸買」。(黃錦星網誌)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23日)發表網誌表示,塑膠污染的挑戰迫在眉睫,對可持續發展有所影響。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展開公眾參與活動以向政府提出建議,委員會於9月啓動了公眾互動階段,當中包括探討如何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以及如何逐步管制其他非必要和難以回收的即棄塑膠製品。

黃錦星指,「走塑」為全球大勢所趨,尤其推動從源頭減少各類即棄塑膠,減廢又減碳,同時保護環境。他呼籲市民在購物買餸時,考慮「走塑」、甚至「裸買」(即是買東西免卻不必要的即棄購物袋等)。他指「裸買」好習慣,可以說是好傳統,在他的孩提時代,大都是自備重用買餸籃。近年,「裸買」好習慣又再興起,既抗衡即棄塑膠購物袋氾濫的情況以加強保護環境,亦可為迎接「垃圾收費」作好準備,所謂「揼少啲 慳多啲」,源頭減廢又慳錢,一舉多得。

黃錦星表示,根據近年堆填區棄置量調查,塑膠購物袋的棄置量仍高企,每年逾40億個,即平均每戶家庭每年丟棄逾千個塑膠購物袋,顯示香港「走塑」仍須努力。為進一步減少塑膠購物袋,他指亦要檢視其最低收費水平。相對於香港歷來仍是5毫的規定,澳門已經定價約港幣一元;而英格蘭亦從2015年的約等於港幣5毫,於今年已上調至約港幣1元的最低收費水平。

黃錦星指,亦可考慮調整現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包括進一步收窄豁免範圍,他以南韓為例,自2019年起大型超級巿場全面禁塑膠購物袋,麵包店亦不許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惟現時在香港,買4個麵包,可用上5個豁免收費膠袋,他認為實屬濫用,導致膠災。

【TOPick診症室】髖關節創傷或須做手術 骨科醫生教在家鍛鍊髖關節兩招:

一文看清「港版健康碼」登記注意事項:https://bit.ly/31pGndZ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輯:李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