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聖保羅書院校友創獎學基金 大家樂羅開光:小社會中成長「打後人生N次得益」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1/04 07:00

最後更新: 2022/01/04 18:49

分享:

分享:

聖保羅書院校友藉母校創校170周年發起「聖保羅獎學基金」,望吸納各階層學生入讀。(林宇翔攝)

聖保羅書院迎來創校170周年,一眾校友同時發起「聖保羅獎學基金」,下學年起全額資助基層新生6年學費及課外活動費用,獎學基金的構思源自校友、大家樂主席羅開光。

「我讀書嗰陣同學來自唔同家庭背景,依家學校轉直資變中產學校,無咗往日無分彼此嘅感覺,亦失去聖保羅其中一種精神,所以學校除咗硬件,軟件都要提升。」羅開光坦言,學校應像一個小社會,讓學生從小學習互相包容及與不同人溝通,他形容當年正是在這樣多元環境中成長,「打後人生N次得益」,故冀成立獎學基金,繼續吸納各階層學生入讀聖保羅書院,延續母校DNA。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以前搭巴士返學會喺『潮商(香港潮商學校)』落車,經香港大學行落嚟,呢條路已經幾十年無行。」羅開光1974年畢業後與母校並無往來,直至2018年參與同學聚會,及後建立同屆畢業生通訊群組,才憶起許多校園點滴;同年校方向校友籌款擴建,他才首次回校。他直言,群組內總有不少聲音稱聖保羅已成「貴族學校」,與以前大相徑庭,故回校聽校長滙報擴建規劃時,也提出除了提升硬件,亦應設法讓學生背景更多元。

羅開光解釋,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各階層人士,若學生可在一個小社會環境下,與各階層同學一同成長,互相包容、溝通及學習對方如何奮鬥、做學問,是十分珍貴的學習經驗,「呢啲係經驗,唔係書本上學到嘅嘢,我哋要製造呢個環境俾學生。」

他以個人為例,正正在此環境下成長受益匪淺。羅開光憶述,自己退休前經常「行鋪」,到各屋邨視察大家樂位置,同時了解居民生活習慣與需要,不時坐下與主婦們「開會員大會」,和她們聊天聽取意見和收集資料,讓面向普羅大眾的集團生意可更落地。而他退休後開始學習駕帆船,組織個人的船隊,成員同樣來自各個階層,有司機又有建築工人,溝通無礙,一同奪得不少獎項。羅開光形容,「同人溝通有好多技巧,你去會所同人溝通嘅技巧,同去旺角拮魚蛋係唔同㗎……你自細去同唔同嘅人溝通,自細培養咪會好好多。」

羅開光尤記得,在學時同學可一起去豪宅看星星,又可到舊樓天棚一同學習;亦能看見生於務農家庭的同學,總衝忙趕回家做家務,成績卻永遠名列前茅;以及「有錢仔」因管教嚴格,不得外出的境況,形容大家在這環境下總能有同理心地互相理解,也讓其更早了解到各階層需要,更望幫助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因此,大家樂亦已早設立教育基金,供員工孩子讀大學,是次亦特意提出成立基金以獎學金形式支援母校學生學習開支,望有能力的學生不用因經濟問題卻步。

羅開光提到,通訊群組內有同學曾坦言,當初考入聖保羅書院,父親擔心他會因家境狀況被看輕,不斷叮囑要小心;該同學更自嘲入讀時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惟實際卻從未受欺負,反而老師知其英文能力較弱,不斷設法鼓勵他學習。羅開光相信,這同是社會對聖保羅的感觀,冀獎學基金的設立可讓大眾知道聖保羅書院是一間包容度高,且舊生均來自不同階層的學校,望家長放心之餘更望消除偏見。

談及近年積極參與母校各項活動,羅開光稱,是受到數個有心舊生感染,看見他們對學校事務親力親為,自己退休後也較多空閒時間,便一同參與有價值之事;又稱目前除協助大家樂的傳承工作,亦有投資初創企業,希望活到老學到老。

校長︰互相包容 屬聖保羅基因   

聖保羅書院現任校長源迪恩憶述,他於另一傳統名校就讀中學,同學家庭均相對富有,學生階層也比較單一,要直至大學時期到餐廳打工,才接觸到各階層人士及學會與他們溝通,了解到不同行業都有自己的語言。他稱,若不到廚房工作,或不太「貼地」,因此很希望學校能像一個小社會,讓學生不用等到自力更生之時,已可學懂與不同人溝通。

源迪恩慨歎,公眾普遍認為直資學校就是「貴族學校」,惟聖保羅書院轉直資其實純粹是行政考慮,校方一直希望吸納不同階層學生,現時也有約7%學生獲學費減免,冀校友獎學基金成立後能逐步擴展至最少有兩成學生受惠,讓學生背景更多元,強調只要學生喜歡而又有能力考入聖保羅書院,就不用擔心經濟問題或受排擠,他稱互相包容一直是聖保羅的基因。

他同時很高興校友羅開光提出設立獎學基金的想法,讓校方知道校友同樣重視及希望延續聖保羅互相包容的精神,並期望師弟們一同獲益;並感激舊生一路就落實細節提供意見,讓基金可以成事。

通訊群組無隔膜 老同學齊話當年

說起校園往事,羅開光稱,他跟一群數十年未見的6旬老同學,在通訊群組中大聊10多歲時之瑣事及當時心境,沒有任何隔膜,既有趣又感動。

他分享有舊生在群組中坦認,中一時曾與群組內幾個同學一同在學校潑墨,惟最後其中一名同學「自首」,保住了其他人,該同學最終被踢出校;該名舊生多年來均於心有愧,於是當「自首」的同學被加入群組,便馬上道歉,坦言內心終於舒服一點。羅開光相信,若非學校多元和包容的成長環境,大家該不會如此暢所欲言。

羅開光又笑言,當年有不少學生被罰退學,貪玩的他也要做事小心,才可順利畢業。他憶述,聖保羅書院星期六均會開放,學生可自由回校,他曾與同學靠着《科學美國人》雜誌,自行購買材料回校焊製及發射火箭,最終成功發射幾呎遠,落地「嘭」一聲巨響,幸好老師沒發現。羅開光亦試過因看不慣同學整天霸佔乒乓球桌,且很「惡死」地與對方打架,惟強調他並非「搞搞震」,只是被欺負後還擊;又稱該同學現時也在群組中,雙方並無隔閡。

羅開光同時感恩學校老師多元的教育方式,讓他找到數理的興趣,他舉例,有數學老師上課時會在黑板上列出題目,並放下100元,同學能解題便可取走,若沒人得出正解,則由老師解答,同學上課的積極性及專注力也因而大增。

一文看清「港版健康碼」登記注意事項:https://bit.ly/31pGndZ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黃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