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善健談】藥到病除

特約

發布時間: 2022/01/28 00:00

分享:

分享:

過去兩年,疫情將大眾的焦點重新放在健康身上,藥到病除一直是病人夢寐以求的願望。醫護團隊謹守他們的工作崗位,並在不同專業領域承擔責任。一般普羅大眾對藥物有他們的體會和理解,例如藥物會否成癮,身體會否一直依賴等。藉此分享一些藥劑團隊的實據,釐清謬誤。

藥物在研發過程中首要是安全性,往後針對不同疾病與狀況而對症下藥。如抗生素可以消滅病菌;消炎止痛可有效消炎鎮痛,而一些非傳染性疾病如控制三高或精神健康等藥物,目的旨在減低病徵,控制病情,從而減低各類併發症,提昇生活質素。

然而應否使用藥物,是不少患者及家長均出現疑惑或憂慮。對於不同治療方案有所困惑,頓時迷失方向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當藥物是用在小朋友上。父母們常見的顧慮包括:子女會對藥物上癮嗎?子女需永遠食藥嗎?藥物有哪些副作用等?

大眾應用正面的思維去理解及接受藥物療程,例如精神健康的藥物,涉及更多範疇,容易令人誤解。此領域很廣闊,包括不止於焦慮、壓力、抑鬱、甚至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等。面對這些疑慮時,藥劑師會解釋患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遇到的問題,如在學業、事業、及家庭上經歷挫敗;甚至影響患者及家人生活上的每一個部分。所以及早介入治療非常重要。在藥物療程上,最常見的誤解是藥物的作用只是單一,非黑即白;例如過度活躍症藥物只幫孩子們「坐定定」及學習;然而,藥物治療亦可以透過減少專注力不足及衝動行為,從而降低意外及自殺行為的機率。

對於藥物會導致上癮的誤解,其實正規藥廠的產品,有嚴謹的科研去確保各方面的安全性,如藥物吸收或分解。在專業醫生定時的照顧下,適合的藥物劑量,是可以安心服用。至於藥物副作用的擔憂,醫生與藥劑師會權衡利弊,讓患者清楚理解期待的反應,何時與可接受的副作用共存或需要調校劑量、藥物等。

曾經,有位母親分享她的經驗,她患有嚴重過度活躍症的兒子獲得一個培訓課程錄取。可是,由於他不能夠在培訓時保持安靜及集中注意力,他無法從培訓中受益。最終,這位母親同意讓兒子服用治療過度活躍症的藥物,其後她兒子的症狀大大改善,他亦能夠從培訓課程中學習到應付過度活躍症的症狀的方法,學習和家庭生活都大有改善。這位母親對於藥物治療非常感恩,並指出在治療嚴重過度活躍症的過程中,藥物治療的重要性。

醫患關係需要互相信任,積極參於治療方案的討論,並找出最適合的方法來應對各種症狀,在非傳染性疾病尤其重要。解決方法可以是隨環境、狀態而改變。只要各方坦誠合作,自然能藥到病除。

撰文: 黃志基教授
羅肇群簡寶玲基金教授(藥劑學)
香港大學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