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禮盒】避免新年致肥燥熱食滯 中醫教睇體質成分揀麵餅果仁賀年食物
發布時間: 2022/01/31 10:24
最後更新: 2022/02/06 11:55
新年禮盒食品款式多,不想食滯、燥熱、變胖有甚麼要留意?TOPick請來註冊中醫師林家揚教大家看產品營養成分,並按各自的體質揀選合適的麵食、餅乾、果仁、朱古力這些新年常吃的食品,新年也可吃得健康!
林醫師受訪指,大部份餅乾、朱古力性質偏燥,或含較多糖分及油脂,較肥膩,容易引致痰熱和積滯。麵類沒燥熱問題,但很多麵含大量食品添加劑,鈉含量也高。果仁營養價值高,但體積小又香口,若不小心進食過量,便真的「濕滯」了!
除了高鈉、高糖、高脂等問題,從中醫角度,食材是否配合體質、如何進食,均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選擇和進食各式禮盒食品時,須留意營養標籤,結合營養學來決定進食與否、進食量。以下內容會撇除考慮食材的實際含量(因食材的功效、作用會受其份量影響)。
最新影片推介:
1. 麵食類
市面大部份禮盒麵食由小麥麵粉及雞蛋製成。為有特殊風味及口感,有些則採用木薯澱粉、馬鈴薯澱粉、玉米澱粉等製作。
- 小麥:性味甘涼,能養心益腎,除熱止渴;製成麵食,一般人都合適。
- 木薯粉:偏於寒涼,適合熱型、陰虛體質人士。
- 馬鈴薯及玉米澱粉:性平,具補氣,健脾,益胃的作用,氣血不足人士不妨選擇。
有些麵只用蛋黃,有些只加蛋白,兩者差別如下:
- 雞蛋:甘平,有滋陰潤燥、養血安胎的作用。
- 蛋黃:與全蛋相似,有熄風作用。對心煩不眠和熱病抽搐者等有益,不過多吃易致積滯。
- 蛋白:偏涼,具有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的作用。
根據市面最新麵食禮盒的食用成分,林醫師將食材性質及功效歸納如下:
蝦子麵、鮑魚麵、瑤柱麵、牛肝菌麵的主要材料偏溫補,很多生產商混入胡椒粉、辣椒粉等調味,令溫熱性質加強,故特別適合寒型、陽虛體質人士食用。若體質偏熱、容易上火但想淺嚐,可使用清湯、涼拌等方法烹調,配以性味偏涼蔬菜,如生菜、芹菜、蘿蔔,就可以中和燥熱了。
2. 餅乾類
餅乾經烘焗後一般較燥熱,口感愈酥脆,顏色愈金黃,口味愈濃郁,就愈易引致上火及滯膩。在中醫學角度,最常用的牛油和糖有其獨特功用:
- 牛油:性味甘溫,可潤燥止渴。
- 白糖:甘平,能和中緩急,潤燥生津。
因此,陰血不足人士對牛油和糖製品適應性較好,較少不適反應。相反,熱型、陰虛夾熱、痰濕、鬱型體質人士多吃了,可能出現食滯、濕熱症狀,如腹脹飽滯、粉刺痤瘡、口乾口黏、便秘不淨。
部份餅乾含果醬或中藥材。果醬濕潤,中藥材如甘草(補氣和清利咽喉)、石斛(養陰生津),也可減輕餅乾燥性。其他食材例如生薑、肉桂溫陽,紅棗補血也各有功效,大家可按身體情況選擇。
9種不同體質的人士,可選擇以下餅乾口味:
食物成分標籤上,許多顯示「XX味」的餅乾,其實不含真實天然食材,只有人工合成味道,例如檸檬味夾心餅。禮盒餅乾要適可而止,少食多滋味,選擇較適合自己體質的款式。
3. 果仁
無添加調味料的原味果仁是較健康的選擇。堅果油脂、蛋白質豐富,較難消化。從中醫角度,不少果仁都有補益作用,特別適合寒型、陽虛、氣血不足人士食用。熱型、陰虛、痰濕體質、痰多、肥胖、脾胃功能較弱人士,即易胃痛、腹脹、便秘或泄瀉人士,宜謹慎進食。
以下果仁種類以未經加工的原材料作標準(5★為最高分):
夏威夷果仁和巴西堅果,中醫典藉並無相關記載。但據現代研究及臨床經驗,夏威夷果仁性味甘平,能益腎健腦、潤腸通便。巴西堅果甘平(或偏溫),能健脾補腎,滋養肝血。僅供參考。
堅果蛋白質高,通常經烤、炒或油炸再撒鹽調味製成,性味偏溫燥,熱型及陰虛體質人士不相宜。若想中和燥性,可配搭水果、沙律菜等進食。
4. 朱古力
中醫古籍並無記載可可,但根據一些研究和經驗,未經加工的可可(由可可粉、可可脂組成)性味辛苦,偏溫,可益心暖胃、解鬱提神、通利血脈,適合寒型、陽虛、脾氣虛寒容易腹瀉、鬱型體質(情緒低落,沒煩燥)、血瘀體質人士。熱型、陰虛、痰濕體質、肥胖、氣喘、便秘、痔瘡或出血性疾病患者則要小心食用。
可可粉濃度愈高,上述特性就愈明顯。若添加其他成分,朱古力性質就會改變,例子如下:
- 牛奶:味甘,性微寒,能補虛損、益肺胃、養血、生津潤燥。
- 白糖:性味甘平,和中緩急,潤燥生津。
當加入牛奶,朱古力的溫燥之性便會減輕,但同時卻變得滋膩,容易助熱生痰或引致食積。
白朱古力不含可可粉,只含有從可可豆中提取的油脂,混合奶固體、糖和香料等製成,故無黑朱古力和牛奶朱古力的作用。另有研究表示,適量可可對血液、心臟、皮膚、代謝功能或情緒等都有益處,故純度高的朱古力是個不錯的賀年禮品選擇。
九種體質的特性
林醫師指,體質分為多種,每個人並非只限於一種體質,也可夾雜不同體質。大家可參考以下資料,看看自己有哪些體質類型的特性。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bit.ly/34FTtW9
記者︰黃泳欣